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模糊聚类分析

被引:4
作者
杨军
机构
[1] 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
关键词
中小学; 教育信息化; 发展水平; 模糊聚类分析;
D O I
10.13274/j.cnki.hdzj.2015.05.019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TP311.13 [];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1201 ;
摘要
学校信息化建设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主阵地,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首要任务。针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展开研究。首先,构建了由6个一级指标以及其下的24个二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及权重;然后,按照单指标评价、一级指标评价、构造数据矩阵、数据标准化、建立模糊关系矩阵、模糊聚类等聚类分析求解步骤建立了数学模型;最后,通过实例说明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的具体应用。文中的研究成果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对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5+80 +8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模糊聚类分析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叶海军.合肥工业大学.2006, 08
[2]  
L -Moments and fuzzy cluster analysis of dust storm frequencies in Iran.[J].Esmaeel Dodangeh;Yaping Shao;Maryam Daghestani.Aeolian Research.2011,
[3]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J].Farideh Hamidi;Maryam Meshkat;Maryam Rezaee;Mehdi Jafari.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2011,
[4]  
An analysis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level of students; teachers; and parents: In Korea.[J].JaMee Kim;WonGyu Lee.Computers & Education.2010, 3
[5]  
Regionalization of watersheds by fuzzy cluster analysis.[J].A. Ramachandra Rao;V.V. Srinivas.Journal of Hydrology.2005, 1
[6]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J].
张文波 .
中国电化教育, 2014, (05) :39-43
[7]   铁路物流节点规划模糊聚类分析 [J].
孙海涛 ;
李仲秋 .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4, 24 (03) :54-57
[8]   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和对策 [J].
郭涛 ;
王亮 .
继续教育研究, 2012, (02) :106-108
[9]   模糊聚类分析及算法比较 [J].
王花 ;
黄晓霞 .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10, (06) :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