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减少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20
作者
董国新 [1 ]
邹江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2] 广州市隧道开发公司
关键词
耕地减少; 经济增长; 非农劳动力; 分布滞后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9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增长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理论构建分布滞后模型,实证分析了浙江耕地减少对经济增长和对提供非农劳动力的贡献情况。结果表明,耕地被占用后第3-4年才对经济增长表现出显著的作用,两者呈明显的倒“U”型关系,耕地减少对提供非农劳动力的作用是明显的。最后,建议对土地管理实施“过程管理"和“永续经营”,对劳动力加快转移并提供“转业”培训。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苏州市近50年耕地资源变化过程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J].
李兆富 ;
杨桂山 .
资源科学, 2005, (04) :50-55
[2]   深圳市土地供给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J].
王爱民 ;
刘加林 ;
尹向东 .
热带地理, 2005, (01) :19-22+27
[3]   四川经营土地对GDP贡献的数量分析 [J].
周介铭 ;
彭文甫 .
国土经济, 2003, (08) :10-12
[4]   外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及其经济增长效应 [J].
武剑 .
经济研究, 2002, (04) :27-35+93
[5]   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以江苏十三个市为例 [J].
郭贯成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1, (05) :440-447
[6]   江苏省人口、耕地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J].
叶忱 ;
黄贤金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0, (04) :73-75
[8]  
(英)A.P.瑟尔沃(A.P.Thirlwall)著,郭熙保译.增长与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9]  
庞皓主编.计量经济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