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的隐性价值判断分析

被引:6
作者
水丽淑
机构
[1]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价值判断; 政治经济学; 功利主义; 终极价值;
D O 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6.04.013
中图分类号
F091.3 [近现代经济思想(1640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休谟提出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二分法,在20世纪初的德国,引起了以马克斯·韦伯和古斯塔夫·施穆勒为双方代表人物的"价值判断之争"。上世纪末,中国学界对经济学与道德问题的热烈讨论,可以视作这一争论的世纪回响。抛开对事实、价值二分法的争论,不对经济学是纯粹的事实判断或是价值判断下结论,而是来具体分析隐含在经济学中的价值判断,可以发现,看似实证、客观的经济学有其隐性的价值判断:首先,政治经济学作为我国经济学的重要分支,秉持阶级立场;其次,西方经济学的伦理基础是功利主义价值观;最后,在当今全球政治经济形势下,当经济理论应用为经济政策时,国家成为经济政策的终极价值。对影响经济学的价值判断的事实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保持"价值中立"的困难。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