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列杂交法分析2个大菱鲆养殖群体的杂交效果

被引:15
作者
季士治 [1 ]
雷霁霖 [2 ]
王伟继 [2 ]
孔杰 [2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部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大菱鲆; 双列杂交; 杂种优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5.39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90801 ;
摘要
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法对2个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养殖群体:西班牙群体(S)和英国群体(E)进行群体间杂交及群体内自繁,得到了S(♂)×S(♀)、E(♂)×E(♀)、S(♂)×E(♀)和E(♂)×S(♀)4个组合的子一代。对各交配组合的受精率、孵化率、畸形率、30日龄和70日龄稚鱼的体长、体质量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杂交组与自繁组在受精率、孵化率及畸形率等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杂交组30日龄稚鱼和70日龄稚鱼的体长、体质量与自繁组相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其中S(♂)×E(♀)组30日龄稚鱼的体长杂种优势达到5.43%,E(♂)×S(♀)组70日龄稚鱼体质量杂种优势达到25.00%。实验初步显示,不同养殖群体间的杂交有可能是大菱鲆遗传改良的一条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001 / 100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进口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苗种的遗传结构分析 [J].
申雪艳 ;
宫庆礼 ;
雷霁霖 ;
孔杰 ;
翟介明 ;
李波 .
海洋与湖沼, 2004, (04) :332-341
[2]   大菱鲆的生物学特性和苗种生产关键技术 [J].
门强 ;
雷霁霖 ;
王印庚 .
海洋科学, 2004, (03) :1-4
[3]   大菱鲆“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 [J].
雷霁霖 ;
门强 ;
王印庚 ;
王秉新 .
海洋水产研究, 2002, (04) :1-7
[4]   牙鲆和大菱鲆养殖群体的分子标记和遗传变异 [J].
邹曙明 ;
李思发 ;
蔡完其 .
中国水产科学, 2000, (04) :6-9
[5]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引进养殖的初步研究 [J].
雷霁霖 ;
刘新富 .
现代渔业信息, 1995, (11) :1-3
[6]  
海水鱼类养殖理论与技术.[M].雷霁霖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7]  
遗传学.[M].王亚馥;戴灼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  
鱼类育种学.[M].楼允东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