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日常生活批判研究述评

被引:8
作者
李小娟
肖玲诺
机构
[1] 哈尔滨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基本构架; 人文精神; 求是学刊; 日常生活批判; 领域; 原始社会; 文化转型; 非日常生活; 基本图式; 研究述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9.3 [生活、居住、交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90年代日常生活批判研究进行述评,认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基本构架包括对人类社会结构的新理解、对日常生活世界三个领域的分析、对日常生活基本图式的勾勒、对日常生活的变革与重建意义的解说、对日常生活批判的基本公式的描述等内容,它旨在阐明,中国的现代化必须使以文化转型为表现形态的人自身的现代化与社会层面的现代化同步展开;学术界关于日常生活批判的研讨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批判与人文精神的重建、日常与非日常、日常生活批判与知性启蒙、文学与日常生活批判等关系问题上,所取得的成果具有初创和奠基的性质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3+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重复模式与日常生活——几部“新写实”小说中的市民形象 [J].
王一川 .
求是学刊, 1997, (05) :66-71
[2]   日常的非日常化与非日常的日常化 [J].
邹广文 ;
常晋芳 .
求是学刊, 1997, (01) :4-9
[3]   日常生活批判与知性启蒙 [J].
邹诗鹏 .
求是学刊, 1996, (06) :4-9
[4]   市场经济·文化转型·生存方式重建 [J].
韩庆祥 .
求是学刊, 1996, (03) :3-4
[5]   非常识的常识化 [J].
孙正聿 .
求是学刊, 1996, (02) :3-8
[6]   走出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悸动──中国近代关于人自身现代化的构想及当代启示 [J].
杨威 .
求是学刊, 1996, (02) :9-15
[7]   日常生活批判与人文精神的重建 [J].
王勤 .
求是学刊, 1995, (05) :14-17
[8]   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20世纪哲学的一个重要转向 [J].
衣俊卿 .
中国社会科学, 1994, (02) :115-127
[9]   中国文化的转型与日常生活的批判重建——百年现代化的深层思考 [J].
衣俊卿 .
河北学刊, 1993, (02) :18-24+2
[10]   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 [J].
衣俊卿 .
哲学研究, 1992, (10) :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