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缓冲带结构与功能对水质的影响

被引:28
作者
罗晓娟
余勇利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
缓冲带; 反硝化反应; 河岸森林; 湿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071012 ; 0713 ;
摘要
尽管缓冲带所占面积不大,但由于其对地下和地表中的营养物质的过滤作用,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流域水体的质量。一般缓冲带设置在沿河区域和集水域的源头,可以有效起到固定土壤,减少侵蚀的作用。一个10 m宽的缓冲带可以通过固定表面土壤而减少95%的磷流失。而且,不管是天然的还是人工的河岸森林和湿地,都可以通过一些微生物过程如反硝化反应,使几乎100%的硝酸盐在这里被去除或转化。缓冲带不仅对营养物质截留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而且可以稳定河岸、增加生物多样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利用草滤带减少褥草径流中的雌二醇-17β [J].
向华安 .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1999, (02) :37-40
[2]   关于缓冲带改善灌溉牧场径流水质效果的评估 [J].
K.W.Tate ;
G.A.Nader ;
D.J.Lewis ;
E.R.Atwill ;
J.M.Connor ;
荆延德 .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1, (04) :14-16+35
[3]   条状草地、农林缓冲系统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J].
李同杰 ;
刘晶晶 .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5, (05) :25-27
[4]   关于河岸缓冲带拦截泥沙和养分效果的研究 [J].
李世锋 .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3, (06) :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