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菊BADH基因cDNA的克隆及在盐胁迫下的表达

被引:16
作者
刘振林 [1 ,2 ]
曹华雯 [1 ]
夏新莉 [3 ]
尹伟伦 [3 ]
戴思兰 [1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2]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园艺园林系
[3]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 甘菊; cDNA克隆; 盐胁迫表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78 [基因工程(遗传工程)];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836 ; 090102 ;
摘要
利用PCR、RT-PCR和PCR-RACE技术,从菊科植物甘菊(Dendranthema lavandulifolium)中克隆到2个甜菜碱醛脱氢酶(betaine aldehyde dehydrogenase,BADH)基因的同源基因,分别命名为D lBADH1和D lBADH2,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DQ011151和DQ011152。D lBADH1的cDNA全长1821 bp,其开放阅读框编码50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D lBADH2全长1918 bp,编码50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两个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7%,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8%。与已发表的其它植物BADH基因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在64%以上。在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中,均含有醛脱氢酶所具有的高度保守的十肽(VTLELGGKSP)以及与酶功能有关的半胱氨酸残基(C)。在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系统关系中,甘菊位于其它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之间,与其植物分类的系统关系相吻合。RT-PCR-Southern半定量表达分析表明,甘菊BADH基因家族中存在表达受盐诱导的成员。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菠菜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同源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J].
刘振林 ;
尹伟伦 ;
戴思兰 .
分子植物育种, 2006, (01) :35-40
[2]   新的BADH同源基因:甘菊BADH基因 [J].
刘振林 ;
尹伟伦 ;
戴思兰 .
分子植物育种, 2005, (04) :591-593
[3]   玉米BADH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J].
余爱丽 ;
徐景升 ;
周会 ;
张木清 ;
陈如凯 .
分子植物育种, 2004, (03) :365-368
[4]   三角叶滨藜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J].
何晓兰 ;
侯喜林 ;
吴纪中 ;
刘桂华 ;
钦佩 ;
朱卫民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1) :15-19
[5]   小麦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WBADH序列(英文) [J].
李永华 ;
邹琦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2, (06) :495-496
[6]   山菠菜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研究 [J].
肖岗 ;
张耕耘 ;
刘凤华 ;
王军 ;
陈受宜 ;
李聪 ;
耿华珠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5, (08) :741-745
[7]   甜菜碱和甜菜碱合成酶 [J].
梁峥 ;
骆爱玲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5, (01) :1-8
[8]  
植物基因工程.[M].王关林;方宏筠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
[9]   Molecular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etaine aldehyde dehydrogenase gene from Suaeda liaotungensis and its use in improved tolerance to salinity in transgenic tobacco [J].
Li, QL ;
Gao, XR ;
Yu, XH ;
Wang, XZ ;
Jiaan, LJ .
BIOTECHNOLOGY LETTERS, 2003, 25 (17) :1431-1436
[10]   Molecular cloning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two kinds of betaine-aldehyde dehydrogenase in betaine-accumulating mangrove Avicennia marina (Forsk.) Vierh. [J].
Hibino, T ;
Meng, YL ;
Kawamitsu, Y ;
Uehara, N ;
Matsuda, N ;
Tanaka, Y ;
Ishikawa, H ;
Baba, S ;
Takabe, T ;
Wada, K ;
Ishii, T ;
Takabe, T .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2001, 45 (03) :353-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