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及其教学意义

被引:17
作者
李桢
机构
[1] 东北师大附中吉林长春
关键词
问题解决; 心理机制; 教学意义;
D O I
10.13445/j.cnki.t.e.r.2005.05.005
中图分类号
G441 [教学心理学(课堂教育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 ; 040202 ;
摘要
问题解决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学习活动,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对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研究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从问题解决心理学研究的不同发展阶段,反射出对问题解决本质认识的逐步深化。我们认为问题解决是在个体内部的信息加工与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中完成的。而且,问题解决是非线性发展的,与问题的难度、主体的知识结构深度与复杂程度、策略的自动化程度等多种因素有关,完全按照一定的阶段论去设计问题解决的模式,会使问题解决的研究陷于僵化,如能用融合与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将有助于研究的深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化学问题解决研究.[M].李广洲;任红艳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2]  
民主主义与教育.[M].(美)杜威(Dewey;J.)著;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  
学习的条件.[M].[美]加涅(Gagne;R·) 著;傅统先;陆有铨 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4]   基于问题的学习在中小的应用 [J].
刘儒德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 (01) :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