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外部性和内部性特征的农村居民点整治典型村域模式

被引:17
作者
曲衍波 [1 ]
姜广辉 [2 ]
商冉 [3 ]
高宇 [1 ]
机构
[1] 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3]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现代科学与工程系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整治; 村域模式; 乡村地域功能; 人居环境质量; 平谷区;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17.026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利用系统学原理,诠释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的"外缘–内核"式系统结构及其组成要素。鉴于乡村地域功能和人居环境学理论,以地域特征显著的北京市平谷区为例,明确了地域功能分区与功能定位,剖析典型村庄影响人居环境质量的生活、生产和生态要素,刻画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的外缘特征。从外部性导向和内部性表现的角度,设计不同村庄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的内核要素组合方式,归纳出新城综合发展–城市转移型、优势产业带动–中心社区型、现代农业主导–内部集约型、生态农业培育–新址重建型、生态旅游强化–原址改造型5种区域性典型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及其要点,为地方农村居民点整治和富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475 / 48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系统概念、形成机理与识别方法 [J].
曲衍波 ;
姜广辉 ;
张凤荣 .
中国软科学, 2014, (02) :46-57
[2]   巩义市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J].
海贝贝 ;
李小建 ;
许家伟 .
地理研究, 2013, 32 (12) :2257-2269
[3]   基于农户意愿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 [J].
曲衍波 ;
姜广辉 ;
张凤荣 ;
商冉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23) :232-242
[4]   基于四维驱动力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分析——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 [J].
张娟锋 ;
任超群 ;
刘洪玉 ;
虞晓芬 .
地理研究, 2012, 31 (10) :1815-1824
[5]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综合修正与测算——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 [J].
曲衍波 ;
张凤荣 ;
宋伟 ;
梁发超 ;
姜广辉 .
地理学报, 2012, 67 (04) :490-503
[7]   环渤海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分区及其整治策略 [J].
刘玉 ;
刘彦随 ;
郭丽英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6) :306-312
[8]   欠发达地区农户人居环境建设的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红安县个案为例 [J].
李伯华 ;
窦银娣 ;
刘沛林 .
农业经济问题, 2011, 32 (04) :74-80+112
[9]   京郊新农村建设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J].
周侃 ;
蔺雪芹 ;
申玉铭 ;
吴立军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3) :361-368
[10]   基于现状调查的城市郊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 [J].
张占录 ;
张远索 .
地理研究, 2010, 29 (05) :891-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