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油气运移输导体系研究

被引:14
作者
赵勇生 [1 ]
刘克奇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东辛采油厂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中地区; 断裂; 不整合; 输导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构成塔中地区输导网络格架的输导体包括断裂、不整合面、裂缝和孔隙等。利用分形方法,对塔中地区4个重要构造面的断裂体系进行了分形研究。结果表明,塔中地区下奥陶统顶(Tg5′)的分形维数最高,为1.39;其次是寒武系膏盐岩层顶(Tg7),为1.24;最小的是石炭系生屑灰岩顶(Tg2″),为1.05。按其流体运动特点,塔中地区不整合面上、下输导体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流体流动场,不整合面以下输导体主要由孔-洞-缝体系构成;不整合面以上输导体为层状渗透体,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孔隙型介质。根据塔中地区输导网络的特征,提出了以限制性横向输导为主的输导网络和以非限制性纵向输导为主的输导网络的分类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油气输导体系的类型及配置关系 [J].
张卫海 ;
查明 ;
曲江秀 .
新疆石油地质, 2003, (02) :118-120+185
[2]   塔里木盆地中部地区奥陶纪碳酸盐岩裂缝与断裂的分形特征 [J].
邬光辉 ;
李建军 ;
杨栓荣 ;
高辉 ;
彭轼 ;
曹淑玲 .
地质科学, 2002, (S1) :51-56
[3]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构造分形特征与油气分布关系研究 [J].
曾联波 ;
金之钧 ;
李京昌 ;
汤良杰 ;
由福报 ;
雷兵足 .
地质科学, 2001, (02) :241-247
[4]   油气运移输导系统及其对成藏的控制 [J].
付广 ;
薛永超 ;
付晓飞 .
新疆石油地质, 2001, (01) :24-26+91
[5]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研究综述 [J].
李明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3-10+109
[6]   塔里木盆地不整合面石油运移散失量的实验研究 [J].
吕修祥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112-114+132
[7]   含油气系统中流体输导体系的研究 [J].
姜建群 ;
胡建武 .
新疆石油地质, 2000, (03) :193-196+254
[8]   含油气盆地的输导体系研究 [J].
张照录 ;
王华 ;
杨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2) :133-135
[9]   断裂系统分形研究新进展 [J].
张拴宏 ;
周显强 .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0, (01) :84-88
[10]   塔里木盆地不整合类型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 [J].
吴亚军 ;
张守安 ;
艾华国 .
新疆石油地质, 1998, (02) :9-1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