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抑郁大鼠行为和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被引:20
作者
王雪琦
王勇姿
何成
路长林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抑郁症;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海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4 [情感性精神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观察中枢给予外源性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对抑郁大鼠行为和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 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C组 )、生理盐水 +抑郁组 (S +D组 )、CNTF 3 0 0 0U +抑郁组 (Ch+D组 )和CNTF 30 0U +抑郁组 (Cl+D组 ) ,每组 1 5只。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造成大鼠抑郁模型 ,于实验开始前 1天和实验第 7,1 4 ,2 2天用Openfield法测定大鼠行为 ,于应激第 2 2天将其处死 ,固定脑组织 ,用组织化学、光镜和电镜等技术观察海马CA1、CA3及齿状回神经元的数目和形态。结果  (1 )应激第 2 2天 ,S +D组体重增长的g数 [(2 8 2 2± 4 2 2 )g]和蔗糖溶液消耗量 [(7 33± 2 43)g]均低于NC组 [分别为 (1 2 4 95± 6 44)g和 (2 0 50± 4 80 )g;P <0 0 1 ] ;而Ch+D组 [分别为 (64 72± 1 5 69)g和 (1 5 56± 3 48)g]均高于S +D组 (P <0 0 1 )。 (2 )Ch+D组的抑郁行为 [水平运动为 (9 80± 1 2 3)次 / 3min ,垂直运动中位数为 3次 / 3min]较S +D组 [水平运动为(1 1 6± 0 41 )次 / 3min ,垂直运动中位数为 0次 / 3min]有显著改善 (P <0 0 1 )。 (3)S +D组和Cl+D组各脑区神经元的丢失均多于NC组 (P <0 0 5和P <0 0 1 ) ,而Ch+D组神经元的丢失则少于S +D组和Cl+D组 (P <0 0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慢性应激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及其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J].
王雪琦 ;
路长林 ;
侍坚 ;
邓小华 ;
何成 .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2, (06) :626-628
[2]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皮质酮致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J].
王雪琦 ;
孙学军 ;
何成 ;
路长林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0, (05) :406-408+501
[3]   大鼠抑郁症模型脑磁共振成像和波谱研究 [J].
王雪琦 ;
卢广 ;
孙学军 ;
路长林 ;
李丽云 ;
叶朝辉 .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1999, (02) :52-55
[4]   大鼠抑郁模型的脑磁共振成像研究 [J].
王雪琦 ;
路长林 ;
李丽云 ;
丁广良 ;
胡红兵 ;
卢广 ;
叶朝辉 .
中华精神科杂志, 1999, (01) :11-13
[5]  
Validity, reliability and utility of the chronic mild stress model of depression: a 10-year review and evaluation[J] . Paul Willner.Psychopharmacology . 199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