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动力问题——基于TFPG视角的分析

被引:6
作者
张德荣
朱翔宇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增长动力; TFPG三因素; 市场化改革;
D O I
10.13858/j.cnki.cn32-1312/c.2013.02.031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从"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分析切入,在丹尼森理论的基础上,将"TFPG三因素"与一国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阶段性动力相联系。用TFPG框架梳理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的经济增长动力,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放缓是市场化改革停滞的后果,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实现生产率的提高,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要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中等收入陷阱”的人口城市化视角[N]. 田雪原.人民日报. 2011 (007)
[12]  
比较[M]. 中信出版社 , 吴敬琏, 2010
[13]  
资本的秘密[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秘鲁)赫尔南多·德·索托(HernandodeSoto)著, 2005
[14]  
经济成长的阶段[M]. 商务印书馆 , (美)罗斯托(W.W.Rostow)著, 1962
[15]  
Gold into Base Metals: 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J] . Alwyn Young.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2003 (6)
[16]   Notes on growth accounting [J].
Barro, RJ .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1999, 4 (02) :119-137
[17]   UNITED-STATES ECONOMIC-GROWTH [J].
DENISON, EF .
JOURNAL OF BUSINESS, 1962, 35 (02) :109-121
[19]   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 [J].
张军 ;
施少华 .
世界经济文汇, 2003, (02) :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