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旅游线路模式的空间格局与特征分析

被引:42
作者
史春云 [1 ]
张宏磊 [2 ]
朱明 [3 ]
机构
[1]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旅游线路模式; 空间格局; 目的地; 客源地;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1.11.026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旅游线路空间模式是典型的地理现象,也是旅游学重要的研究领域。由于旅游线路的多样化与数据资料的较难获得,使得旅游线路空间模式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都非常有限。以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旅行社网站公布的中远程旅游线路报价单为数据来源,比较分析我国旅行线路空间模式、格局和特征。研究发现:游客中远程线路倾向于选择知名度大的多目的地旅行模式,目的地具有全国和区域不同层次的影响力,区域性目的地的发展可以满足近程客源市场的游客需求,大大缓解我国热点旅游区域的压力;旅游线路模式的类型主要取决于目的地区域资源禀赋、地理特征与对外交通联系水平,交通可达性的改善为游客带来旅行费用与时间上节约的同时,也将有利于旅游区域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不同客源地游客出行存在偏好上的差异,旅游目的地在具体细分市场宣传与营销、旅行线路组织与设计时应区别对待。
引用
收藏
页码:1918 / 1922+1936 +19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基于旅行社线路的国内旅行空间模式研究 [J].
朱明 ;
史春云 ;
袁欣 ;
张兴华 .
旅游学刊, 2010, 25 (09) :32-37
[2]   国外旅游线路空间模式研究进展 [J].
史春云 ;
朱传耿 ;
赵玉宗 ;
朱明 ;
袁欣 .
人文地理, 2010, 25 (04) :31-35
[3]   基于双重区位空间的湖南旅游业发展机遇探讨——“武广高铁”开通视阈 [J].
梁雪松 .
经济地理, 2010, 30 (05) :859-864
[4]   中国作为多目的地的国际营销战略 [J].
吴必虎 .
旅游学刊, 2009, 24 (05) :5-6
[5]   旅游线路中旅游地角色分析——以黄山市屯溪区为例 [J].
刘法建 ;
章锦河 ;
陈冬冬 .
人文地理, 2009, 24 (02) :116-119+111
[6]   塔尔寺旅游者旅行模式及其对地方旅游经济的影响 [J].
卢天玲 .
旅游学刊, 2008, (12) :29-33
[7]   区域旅游线路节点选择对目的地的影响 [J].
叶红 .
经济地理, 2007, (04) :672-675
[8]   中国国际级旅游目的地建设的重新审视——基于国外旅行商视角 [J].
朱竑 ;
封丹 ;
韩亚林 .
旅游学刊, 2007, (06) :14-19
[9]   中国城市居民出游潜力的空间分异格局 [J].
史春云 ;
张捷 ;
尤海梅 ;
单勇兵 ;
章锦河 .
地理科学, 2006, (05) :5622-5628
[10]   中国国内观光旅游线路设计中的游时研究 [J].
李山 ;
王慧 ;
王铮 .
人文地理, 2005, (02) :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