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利用方式对东北羊草草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朱瑞芬
唐凤兰
张月学
刘杰琳
刘凤岐
陈积山
机构
[1] 黑龙江省农科院草业研究所
关键词
羊草草地; 刈割和放牧; 微生物数量; 生物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2 [草原土壤学]; S543.9 [];
学科分类号
0713 ; 090503 ; 0909 ;
摘要
不同利用方式下(刈割和放牧),比较了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及群落结构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在不同利用方式下表现为:刈割草地>放牧草地,在不同植物群落中表现为:羊草群落>杂类草群落>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群落。无论在刈割还是放牧区,真菌的分布为:羊草群落>杂类草群落>碱茅群落;细菌的分布为:杂类草群落>羊草群落>碱茅群落;放线菌为:羊草群落>杂类草群落>碱茅群落。土壤微生物随土层垂直递减分布,在土层0~15cm土壤微生物分布最多。3类微生物中,细菌数量最大,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小。相关性分析表明,只在刈割方式下羊草群落(sp1)和碱茅群落(sp2)土壤的微生物数量与地上生物量显著相关(P<0.05),其余相关性均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842 / 8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三种土壤微生物氮素类群数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J].
赵有翼 ;
蔡立群 ;
王静 ;
张仁陟 .
草业学报, 2009, 18 (04) :125-130
[2]   不同强度放牧后沙质草场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特征 [J].
王少昆 ;
赵学勇 ;
赵哈林 ;
郭轶瑞 ;
云建英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22 (12) :164-167
[3]   1981-2005年松嫩平原羊草草地植被生态对比分析 [J].
韩大勇 ;
杨允菲 ;
李建东 .
草业学报, 2007, (03) :9-14
[4]   天祝高寒草地不同扰动生境土壤三大类微生物数量动态研究 [J].
姚拓 ;
龙瑞军 .
草业学报, 2006, (02) :93-99
[5]   施肥和围栏封育对青海湖地区高寒草原影响的比较研究 Ⅱ地上生物量季节动态 [J].
周国英 ;
陈桂琛 ;
赵以莲 ;
王顺忠 ;
孙菁 .
草业科学, 2005, (01) :59-63
[6]   放牧对草原土壤的影响 [J].
高英志 ;
韩兴国 ;
汪诗平 .
生态学报, 2004, (04) :790-797
[7]   封育措施对退化与未退化矮嵩草草甸的影响 [J].
周华坤 ;
周立 ;
刘伟 ;
王启基 ;
赵伟 ;
周彦艳 .
中国草地, 2003, (05) :16-23
[8]   东北草原土壤微生物分布特征 [J].
张崇邦 .
草地学报, 2001, (02) :117-120+127
[9]   草原生态系统的土壤微生物生态 [J].
赵吉 ;
廖仰南 ;
张桂枝 ;
邵玉琴 .
中国草地, 1999, (03) :58-68
[10]   青海湖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空间特征与GAP分析 [J].
李迪强 ;
蒋志刚 ;
王祖望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1) :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