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中—巴楚地区下奥陶统云灰岩地球化学与成因探讨

被引:8
作者
陈永权
徐彦龙
张艳秋
王轩
机构
[1]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下奥陶统; 白云岩化; 成因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塔里木盆地下奥陶统分布着规模巨大的白云岩地层,在这些白云岩地层中已经发现了工业油气藏,勘探潜力巨大。应用岩石学与地球化学方法,对塔中隆起—巴楚隆起内下奥陶统的云灰岩开展成因研究。根据岩石学特征,下奥陶统云灰岩分为低云化程度灰岩、高云化程度白云岩、与中云化程度云灰岩3个端元。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白云岩与云灰岩δ18 O值均比灰岩重约3.5‰,3个端元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相似的87Sr/86Sr同位素组成,表明云化流体主要来源于海水或蒸发海水。云灰岩与白云岩端元表现出富Fe、贫U和Mo、负Ce异常特征,指示其形成于水体偏浅的氧化环境中;相反,灰岩端元表现出形成水体偏深的还原环境中。利用白云岩—海水与灰岩—海水的氧同位素温度计估算岩石形成温度的结果显示,白云岩形成温度高于灰岩,表明温度可能是克服白云岩化动力学障碍的关键性因素。根据流体源、氧化还原条件、形成温度与水体深度的认识,建立了"层状水温控云灰互层模式";并认为白云岩化主要发生在水体较浅(0~70m)、温度相对较高(夏季达30℃)的环境中,对应沉积相主要包括半局限台地潮坪亚相与潮下浅滩亚相;灰岩沉积水体相对较深,温度相对较低(10℃),对应沉积相主要为半局限台地潮下滩或滩间海亚相。
引用
收藏
页码:1344 / 135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白云岩结构对储集空间发育的控制作用——以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寒武系—奥陶系白云岩为例 [J].
黄擎宇 ;
张哨楠 ;
张斯杨 ;
刘迪 ;
叶宁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4, 25 (03) :341-350+470
[2]   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奥陶系天然气勘探重大突破及其启示 [J].
王招明 ;
杨海军 ;
齐英敏 ;
陈永权 ;
徐彦龙 .
天然气工业, 2014, 34 (01) :1-9
[3]  
Types and Origin of Dolostones in Tarim Basin, Northwest China: Petrographic and Geochemical Evidence[J]. CHEN Yongquan,ZHOU Xinyuan,JIANG Shaoyong,ZHAO Kuidong.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3(02)
[4]   塔北地区下奥陶统白云岩热液重结晶作用及其油气储集意义 [J].
朱东亚 ;
金之钧 ;
胡文瑄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 40 (02) :156-170
[5]   塔里木盆地奥陶纪层序岩相古地理 [J].
赵宗举 ;
吴兴宁 ;
潘文庆 ;
张兴阳 ;
张丽娟 ;
马培领 ;
王振宇 .
沉积学报, 2009, 27 (05) :939-955
[6]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白云岩储层类型及特征 [J].
沈安江 ;
郑剑锋 ;
潘文庆 ;
张丽娟 ;
郑兴平 ;
罗宪婴 .
海相油气地质, 2009, 14 (04) :1-9
[7]   塔里木盆地塔北东部下奥陶统基质白云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及其成因 [J].
韩银学 ;
李忠 ;
韩登林 ;
彭守涛 ;
刘嘉庆 .
岩石学报, 2009, 25 (10) :2405-2416
[8]   塔中地区热液改造型白云岩储层 [J].
朱东亚 ;
金之钧 ;
胡文瑄 .
石油学报, 2009, 30 (05) :698-704
[9]   塔里木盆地塔中19井奥陶系蓬莱坝组云灰互层段的岩性旋回特征与“顶侵型”埋藏云化模式的建立 [J].
陈永权 ;
周新源 ;
赵葵东 ;
杨文静 ;
董晨阳 .
沉积学报, 2009, 27 (02) :202-211
[10]   塔里木盆地中寒武统—下奥陶统泥晶灰岩地球化学与古海洋学 [J].
陈永权 ;
周新源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9, (01) :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