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化大豆突变体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被引:3
作者
张达
苍晶
郝再彬
王豫颖
张昊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矮化大豆; 突变体; 叶片; 生理生化特性;
D O I
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08.07.012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矮化是一种优良的农艺性状。以"东农42"为野生型,以NaN3处理它而获得的矮化大豆"东泽11号"为突变体,对突变体与野生型叶片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突变体叶绿素含量、还原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生育期延长逐渐增大,除50 d生育期时突变体叶绿素含量大于野生型外,其它生育期均表现为突变体小于野生型,叶绿素a/b两材料均接近2.6/1。生育期20、40 d时,突变体的还原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小于野生型;生育期50 d时,突变体大于野生型。生育期20 d时,突变体的过氧化物酶活性略小于野生型;其它生育期时,突变体大于野生型。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矮秆大豆突变体叶片和豆荚生理特性的初步分析 [J].
苍晶 ;
李茫雪 ;
张达 ;
王豫颖 ;
杨阳 ;
郝再彬 ;
邱丽娟 .
核农学报, 2007, (06) :562-566
[2]   矮秆大豆突变体HK808结荚期的生理生态特性 [J].
苍晶 ;
于龙凤 ;
张达 ;
于晶 ;
郝再彬 ;
邱丽娟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7, (02) :166-169
[3]   矮秆大豆突变体的获得 [J].
郝再彬 ;
吴东岚 .
核农学报, 2004, (03) :204-206
[4]   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J].
刘忠堂 .
大豆科学, 2002, (02) :117-122
[5]   利用美国大豆矮源进行矮秆半矮秆育种的研究 [J].
胡喜平 ;
刘忠堂 ;
郭泰 ;
齐宁 ;
张荣昌 ;
吕秀珍 ;
王志新 ;
吴秀红 .
大豆科学, 2001, (03) :209-214
[6]   夏大豆密植高产型育种途径探讨 [J].
杨青春 ;
苑保军 ;
吕广伦 ;
耿臻 .
大豆通报, 1998, (02) :27-28
[7]   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作为柑桔短枝型品系预选指标初探 [J].
聂华堂 ;
钟广炎 ;
陈竹生 .
果树科学, 1991, (01) :46-48
[8]   用过氧化物酶预选苹果矮化砧的研究 [J].
赵家騄 ;
王志常 ;
王西玲 .
陕西农业科学, 1991, (03) :21-22
[9]   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用作柑桔矮化砧预选指标的初步研究 [J].
钟广炎 ;
聂华堂 ;
陈竹生 .
中国柑桔, 1989, (01) :19-20
[10]   中国大豆主要生产品种蛋白质、脂肪及其组份的相关分析 [J].
徐豹 ;
庄炳昌 ;
路琴华 ;
胡传璞 .
大豆科学, 1988, (03) :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