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形成时代的锆石U-Pb年龄证据

被引:16
作者
张紫程 [1 ]
张绪教 [1 ]
高万里 [1 ]
胡道功 [2 ]
陆露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 锆石U-Pb年龄; 燕山早期; 东昆仑造山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巴颜咯拉—松潘甘孜地体与东昆仑南地体晚三叠纪斜向碰撞形成大规模的东昆仑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新生代时期韧性剪切转为脆性左旋走滑并构成青藏高原向东逃逸的北部边界。为了确定早期韧性剪切变形时代,对剪切带上2个同构造花岗斑岩脉进行了激光探针(LA-MC-ICP MS)测年研究,获得了196.4±2.3 Ma和195.1±1.6 Ma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表明东昆仑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形成于燕山早期。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东昆仑造山带纳赤台群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探讨 [J].
倪晋宇 ;
胡道功 ;
周春景 .
地质力学学报, 2010, 16 (01) :11-20
[2]   昆中断裂带同构造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J].
陆露 ;
胡道功 ;
张永清 ;
吴珍汉 .
地质力学学报, 2010, 16 (01) :36-43
[3]   东昆仑三道湾流纹英安斑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周春景 ;
胡道功 ;
Barosh P J ;
吴珍汉 ;
张永清 ;
耿建珍 ;
郝爽 ;
倪晋宇 ;
张耀玲 .
地质力学学报, 2010, 16 (01) :28-35
[4]   东昆仑造山带纳赤台群流纹岩SHRIMP锆石U-Pb年龄 [J].
张耀玲 ;
张绪教 ;
胡道功 ;
石玉若 ;
陆露 .
地质力学学报, 2010, 16 (01) :21-27+50
[5]   东昆仑闹仓坚沟组流纹质凝灰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吴芳 ;
张绪教 ;
张永清 ;
张耀玲 .
地质力学学报, 2010, 16 (01) :44-50
[6]   基于ASTER遥感图像的东昆仑造山带岩性信息提取研究 [J].
高万里 ;
张绪教 ;
王志刚 ;
张紫程 ;
张耀玲 .
地质力学学报, 2010, 16 (01) :59-69
[7]   遥感技术在东昆仑新生代地质填图中的应用 [J].
薛腊梅 ;
赵希涛 ;
张耀玲 ;
高万里 .
地质力学学报, 2010, 16 (01) :70-77
[8]   用激光烧蚀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仪(LA-MC-ICPMS)测定锆石U-Pb同位素年龄的研究 [J].
李怀坤 ;
耿建珍 ;
郝爽 ;
张永清 ;
李惠民 .
矿物学报, 2009, (S1) :600-601
[9]   锆石成因矿物学研究及其对U-Pb年龄解释的制约 [J].
吴元保 ;
郑永飞 .
科学通报, 2004, (16) :1589-1604
[10]   东昆仑造山带后碰撞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和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约束 [J].
刘成东 ;
周肃 ;
莫宣学 ;
罗照华 ;
喻学惠 ;
李述为 ;
赵欣 .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2003, (04) :3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