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东昆仑造山带纳赤台群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探讨
被引:27
作者:

倪晋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胡道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周春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纳赤台群;
东昆仑造山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纳赤台群是东昆仑造山带重要的岩石地层单位,对恢复早古生代地质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但对其形成构造环境分歧较大。在野外详细地质填图的基础上,对东昆仑造山带奥陶—志留系纳赤台群碎屑岩进行地球化学分析,以探讨东昆仑早古生代构造环境,为东昆仑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研究提供地球化学证据。研究结果表明,纳赤台群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而非活动大陆边缘的弧前盆地沉积,该结果与前人根据地质分析得出的结论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昆中断裂带同构造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J]. 地质力学学报, 2010, 16 (01) : 36 - 43陆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胡道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张永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吴珍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2] 东昆仑三道湾流纹英安斑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力学学报, 2010, 16 (01) : 28 - 35周春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胡道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Barosh P J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P J Barosh and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吴珍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张永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耿建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郝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倪晋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张耀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3] 东昆仑造山带纳赤台群流纹岩SHRIMP锆石U-Pb年龄[J]. 地质力学学报, 2010, 16 (01) : 21 - 27+50张耀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张绪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胡道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陆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
- [4] 东昆仑闹仓坚沟组流纹质凝灰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力学学报, 2010, 16 (01) : 44 - 50吴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永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张耀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5] 基于ASTER遥感图像的东昆仑造山带岩性信息提取研究[J]. 地质力学学报, 2010, 16 (01) : 59 - 6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志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耀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 [6] 东昆仑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形成时代的锆石U-Pb年龄证据[J]. 地质力学学报, 2010, 16 (01) : 51 - 5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胡道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陆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 [7] 遥感技术在东昆仑新生代地质填图中的应用[J]. 地质力学学报, 2010, 16 (01) : 70 - 7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赵希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张耀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昆仑早古生代造山带研究进展[J]. 地质通报, 2007, (04) : 373 - 382李荣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计文化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赵振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陈守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孟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于浦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潘小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 [9] 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昆中复合蛇绿混杂岩带及“东昆中断裂带”地质涵义[J]. 地球科学, 1999, (02) : 21 - 25王国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张天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朱云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拜永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10] 昆中断裂东段不同时代蛇绿岩特征及形成环境[J]. 青海地质, 1998, (01) : 27 - 36解玉月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青海省区调综合地质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