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制度外资金的形成机理及化解

被引:2
作者
孙德超
机构
[1]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关键词
制度外资金; 小金库; 税收立法权; 转移支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2 [财政制度与管理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制度外资金是指由各级政府和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自定规章、自行收取、自行使用的资金。按照政府层级划分,制度外资金可以分为中央制度外资金和地方制度外资金。地方制度外资金的形成机理主要包括政策缺乏合理性形成消极的激励导向、政策缺乏协调性导致责任追究难、中央集权下地方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化解地方制度外资金,需要进行观念转变,认识到制度外资金属于国家财政性资金;加强制度建设,推行费税改革、票款分离和预算改革;进行结构调整,赋予地方税收立法权,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3+39 +3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2]   制度外收入的理论诠释与测算方法改革 [J].
刘涵 ;
毕美家 .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08, (09) :35-39
[3]   试论我国制度外资金的危害 [J].
杜孝珍 ;
刘鹏 .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民办教育研究专号), 2000, (01) :73-77
[4]   进一步完善中国的财政税收制度 [J].
高培勇 .
国际经济评论, 1998, (Z5) :37-41
[5]   “第三财政”:机构膨胀的内动力 [J].
蓝常高 .
社会, 1998, (05) :10-11
[6]   我国乡镇制度外财政分析 [J].
孙潭镇 ;
朱钢 .
经济研究, 1993, (09) :38-44
[7]  
Distributional Consequences of Reforming Local Public Finance in China *[J] . Albert Park,Scott Rozelle,Christine Wong,Changqing Ren.The China Quarterly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