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演进与框架构建

被引:11
作者
李冬妍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政府收支; 全口径预算管理; 政府预算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4 [财政收入、支出];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全口径预算管理是中国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特有名词,其产生与我国预算外、制度外政府收支的存在与发展是分不开的。为规范预算外、制度外政府收支而实施的一系列制度变革,反映了中国全口径预算管理改革的进程。政府预算改革应使目前"预算外财政专户"管理正式进入到法制性预算内管理,深化"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手段、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形成完整地接受人大的审批和监督的政府财政预算体系,把原本介于法定预算与"预算外"之间的模糊管理、模糊称呼的"预算外财政专户"正式纳入"预算内"。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财政的扁平化改革和政府间事权划分 [J].
贾康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7, (06) :42-48
[2]   中国政府预算的法治化进程:成就、问题与政策选择 [J].
高培勇 ;
马蔡琛 .
财政研究, 2004, (10) :11-14
[3]  
人大代表政府预算知识200题.[M].高培勇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编写;.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
[4]  
中国:国家发展与地方财政.[M].[美]黄佩华(ChristineP.W.Wong)等著;吴素萍等译;.中信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