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夏季江淮地区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统计特征分析
被引:14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瑞翔
[
1
,
2
]
丁治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丁治英
[
1
]
孙凌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黑河市气象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孙凌光
[
3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海波
[
1
]
机构
: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江苏省连云港市气象局
[3]
黑龙江省黑河市气象局
来源
:
暴雨灾害
|
2015年
/ 34卷
/ 03期
关键词
:
中尺度对流系统;
组织形式;
时空分布;
统计特征;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458.2 [中小尺度天气分析];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利用2007—2013年6—8月FY-2D逐小时相当黑体温度(TBB)资料,普查了夏季我国江淮地区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个例。根据MCS的组织形式将其分为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持续拉伸状对流系统(PECS)、β尺度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βCCS)和β尺度持续拉伸状对流系统(MβECS),并对各组织形式MCS的统计特征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夏季江淮地区带状MCS发生的频次明显高于圆状MCS,占62.2%;7月份MCS个例数最多,而6月份MCS成熟时平均面积最大;整个夏季,MCS成熟时平均最低云顶温度约为-76℃;MCS多形成于午后14—17时,成熟于17—19时,18—23时均为MCS易消散时段,具体到各类型,其日变化特征又有所差异;影响江淮地区的MCS多生成在陆地上,海上个例很少,有向东、东北和东南3个主要移向,共占73.1%,移动1~5个经纬距的MCS所占比例最大,为64.6%,MCS的移动距离与其生命史长度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15 / 2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1]
A composite model of 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es. Cotton, W. R,M -S. Lin,R. L. McAnelly,C. J. Trem-back. Monthly Weather Review . 1989
[12]
中国及其邻近地区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普查和时空分布特征
[J].
马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暴雨监测和预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暴雨监测和预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暴雨监测和预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
马禹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旭
;
陶祖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暴雨监测和预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暴雨监测和预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暴雨监测和预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
陶祖钰
.
自然科学进展,
1997,
(06)
:63
-68
[13]
我国南方地区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
[J].
项续康,江吉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项续康,江吉喜
.
应用气象学报,
1995,
(01)
:9
-17
[14]
我国西南-华南地区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的研究
[J].
李玉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李玉兰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婧嫆
;
郑新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郑新江
;
过文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过文娟
;
黄文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黄文根
.
大气科学,
1989,
(04)
:417
-422+507
←
1
2
→
共 14 条
[11]
A composite model of 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es. Cotton, W. R,M -S. Lin,R. L. McAnelly,C. J. Trem-back. Monthly Weather Review . 1989
[12]
中国及其邻近地区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普查和时空分布特征
[J].
马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暴雨监测和预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暴雨监测和预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暴雨监测和预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
马禹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旭
;
陶祖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暴雨监测和预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暴雨监测和预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暴雨监测和预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
陶祖钰
.
自然科学进展,
1997,
(06)
:63
-68
[13]
我国南方地区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
[J].
项续康,江吉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项续康,江吉喜
.
应用气象学报,
1995,
(01)
:9
-17
[14]
我国西南-华南地区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的研究
[J].
李玉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李玉兰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婧嫆
;
郑新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郑新江
;
过文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过文娟
;
黄文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黄文根
.
大气科学,
1989,
(04)
:417
-422+507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