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赣西武功山地区构造问题的讨论

被引:11
作者
刘细元
衷存堤
机构
[1] 江西省地质调查院
[2] 江西省地质调查院 江西南昌 
[3] 江西南昌 
关键词
岩浆核杂岩; 穹窿状变形变质体; 武功山; 赣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赣西武功山地区发育的穹窿状变形变质体的组成结构和成因机制与经典的变质核杂岩有相似之处,它们由内核和外壳组成,并具三层式结构特征。但其内核主要为花岗岩,核内和核外的地层几乎同时代,并无"古老变质核",它的形成机制主要是岩浆底辟强力侵位引起地壳局部隆升和伸展滑覆。本文将赣西武功山地区的穹窿状变形变质体改称为"武功山岩浆核杂岩"。
引用
收藏
页码:249 / 2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江西武功山穹隆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J].
楼法生 ;
舒良树 ;
于津海 ;
王德滋 .
地质论评, 2002, (01) :80-88
[2]   江西武功山岩浆热穹窿伸展滑覆构造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时代 [J].
吴富江 ;
钟春根 ;
钟达洪 .
江西地质, 2001, (03) :161-165
[3]   四川石棉—冕宁地区之伸展构造 [J].
喻安光 .
中国区域地质, 2000, (01) :21-26
[4]   华南武功山中生代伸展构造 [J].
舒良树 ;
孙岩 ;
王德滋 ;
MFauret ;
JCharvet ;
PMonie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5) :431-438
[5]  
武功山变质核杂岩初探[J]. 肖修武.江西地质. 1993 (01)
[6]  
复式岩体和杂岩体——花岗岩类岩体组合的两种基本形式及其意义[J]. 刘家远.江西地质科技. 1985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