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稻主要栽培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丁锐
机构
[1] 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陕西汉中
关键词
黑稻;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亲缘关系; 器官; 发育期;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5.06.004
中图分类号
S511.23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我国黑稻12个主要栽培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龙睛2号和黑糯567、乌贡1号和黑粳R、汉中黑糯和秦稻2号、黑丰糯和黑优粘亲缘关系相对较近;②同一栽培品种不同器官酶带数和酶活性,在同工酶类型上存在较大的变化;③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其过氧化物酶谱表现出极大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947 / 94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不同生境中七子花同工酶的研究 [J].
刘鹏 ;
徐根娣 ;
王玮嫔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74-77
[2]   过氧化物酶与植物抗病性研究进展 [J].
蒋选利 ;
李振岐 ;
康振生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6) :124-129
[3]   冬小麦不同发育时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J].
孟学平 ;
杨恒山 ;
侯立白 ;
周立波 .
华北农学报, 2001, (03) :56-61
[4]   桑树同工酶研究进展与应用 [J].
靳永年 .
蚕桑通报, 1995, (03) :5-8
[5]   植物同工酶的研究和应用 [J].
吴文瑜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0, (02) :183-188
[6]   花生品种子叶的酯酶同工酶研究初报 [J].
赖天斌 .
中国油料, 1985, (04)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