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PM2.5污染现状及来源解析研究

被引:23
作者
程念亮 [1 ]
李云婷 [1 ]
孟凡 [2 ]
程兵芬 [3 ]
机构
[1]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山西省环境规划院
关键词
中国; PM2.5; 源解析; 污染特征;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4.15.035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2013年我国各城市PM2.5浓度数据及查找大量文献,对我国细颗粒物的污染现状及重点城市细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我国PM2.5浓度水平较高且空间差异较大,呈现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PM2.5浓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四川盆地、长三角地区,华北地区年均浓度在80μg/m3左右,各城市PM2.5浓度季节变化基本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燃煤源、工业源、汽车尾气是对PM2.5有明显贡献的主要排放源类,机动车尾气对PM2.5贡献的大多在10%30%。
引用
收藏
页码:4721 / 472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上海宝山区大气细颗粒气溶胶PM2.5特征研究与源解析.[D].严向宏.华东理工大学.2011, 12
[2]  
长沙市大气颗粒物PM2.5化学组分特征及来源解析.[D].杨天智.中南大学.2010, 02
[3]  
哈尔滨市采暖期大气颗粒物组分源解析.[D].王文帅.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S2
[4]  
成都市中心城区细粒子来源解析研究.[D].陈涛.西南交通大学.2009, 03
[5]  
城市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分析.[D].易帆.华中科技大学.2004, 02
[6]  
大气颗粒物与区域复合污染.[M].贺克斌; 杨复沫; 段凤魁; 马永亮; 著.科学出版社.2011,
[7]  
北京大气细和超细粒子理化特征、来源及形成机制.[M].胡敏; 何凌燕; 黄晓锋; 著.科学出版社.2009,
[8]  
大气环境化学.[M].唐孝炎; 张远航; 邵敏;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   宁波市环境空气中PM10和PM2.5来源解析 [J].
肖致美 ;
毕晓辉 ;
冯银厂 ;
王玉秋 ;
周军 ;
傅晓钦 ;
翁燕波 .
环境科学研究, 2012, 25 (05) :549-555
[10]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受体模型优化技术研究 [J].
朱坦 ;
吴琳 ;
毕晓辉 ;
薛永华 ;
冯银厂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 (07) :865-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