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和火山岩油气藏的形成及其勘探潜力

被引:48
作者
潘建国 [1 ]
郝芳 [1 ]
张虎权 [2 ]
卫平生 [2 ]
张景廉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关键词
花岗岩; 火山岩; 油气藏; 油气倒灌; 地幔柱; 中地壳; 勘探潜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花岗岩油气藏和火山岩油气藏不断被发现,其油气来源和成藏模式也备受关注,近代研究表明,花岗岩和火山岩中有大量的烃可成为油气藏的物质基础。通过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的研究否定了油气倒灌成藏的模式,认为油和气只能是向上垂直运移或侧向运移。通过研究花岗岩和火山岩油气藏的形成模式,指出大火成岩省、地幔柱与油气的关系表明盆地中地壳的低速—高导层可能是油气的主要来源,而花岗岩、火山岩的风化壳是油气成藏的最佳储集层,断裂则是其最主要的运移通道,花岗岩和火山岩油气藏将是未来勘探的重要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380 / 38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油气是可以再生的 [J].
方乐华 ;
张景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4) :508-511
[2]   准噶尔盆地深部地壳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方向 [J].
薛新克 ;
王廷栋 ;
张虎权张景廉 .
天然气工业, 2006, (10) :37-41+172
[3]   火山岩中找油气——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 [J].
赵围 ;
刘嘉麒 .
中国石油石化, 2006, (14) :38-39
[4]   再谈油气成因和拓宽勘探领域问题 [J].
张景廉 ;
张虎权 ;
卫平生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2) :143-147
[5]   天山石炭—二叠纪大火成岩省裂谷火山作用与地幔柱 [J].
夏林圻 ;
李向民 ;
夏祖春 ;
徐学义 ;
马中平 ;
王立社 .
西北地质, 2006, (01) :1-49
[6]   非生物(无机)成因油气基础科学问题 [J].
张景廉 ;
张虎权 ;
张宁 ;
朱炳泉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1) :19-24
[7]   地球的5个气圈与中地壳天然气开发 [J].
杜乐天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1) :25-30+35
[8]   论基岩油气藏的勘探前景 [J].
马龙 ;
刘全新 ;
张景廉 ;
卫平生 ;
陈启林 ;
张虎权 .
天然气工业, 2006, (01) :8-11+155
[9]   生油理论值得重新审视——答黄第藩、梁狄刚《关于油气勘探中石油生成的理论基础问题》一文 [J].
李庆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6)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