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化能力:语用学与修辞学的契合点

被引:5
作者
姚晓东 [1 ]
秦亚勋 [2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
[2] 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语境化能力; 语用语境; 修辞情势; 受众设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030 [语义学、语用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虽为修辞发明和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境化能力却并未得到语用学界应有的重视,这与语用学和修辞学之间少有沟通交流不无关联,也和二者基本预设的差异性相关。基于对语用语境和修辞情势概念的梳理分析,本研究对语境化能力作出如下界定:基于交际目的与特定受众,说话人征用符号资源进行语境建构,为后续行为的合理性与必要性造势铺垫,进而促进交际意图的实现。研究发现,这一语用能力体现在语言、副语言与行动三个层面,既是一种语用实践能力,也是交际者修辞能力的表征;语境化这一语用行为具有实践功能,在反映话语主体意图、修辞意识的同时实施行事和取效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认知语言学中的语境:定义与功能 [J].
魏在江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6, 39 (04) :39-46
[2]   语用学研究:语用与修辞 [J].
刘亚猛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 (03) :1-1
[3]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语用失误新解 [J].
陈新仁 ;
李民 .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5, (02) :7-12
[4]   仿拟广告的语用修辞学解读和仿拟译观 [J].
吴春容 ;
侯国金 .
当代修辞学, 2015, (01) :70-77
[5]   基于社会建构论的语用能力观 [J].
陈新仁 .
外语研究, 2014, (06) :1-7+112
[6]   言语交际当代语境观:主客体与静动态的新思考 [J].
林大津 .
当代修辞学 , 2012, (01) :81-88
[7]   论“修辞情境”的基本要素及核心成分——兼评比彻尔等“修辞情境”观 [J].
袁影 ;
蒋严 .
修辞学习, 2009, (04) :1-8
[8]   修辞与当代西方史学论争 [J].
刘亚猛 .
修辞学习, 2007, (04) :7-12
[9]   语用能力·语言能力·交际能力 [J].
杨文秀 .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03) :5-8
[10]  
Bitzer's model reconstructed.[J].Craig R. Smith;Scott Lybarger.Communication Quarterly.199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