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黔交境中晚寒武世白云岩相区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3
作者
王尚彦
杨家騄
林启祥
龚淑云
秦松贤
孟德保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
关键词
层序地层; 白云岩相; 中晚寒武世; 湘黔交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41 [寒武纪(系)];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根据新发现的许多古岩溶不整合面和暴露带 ,以及副层序和副层序叠置规律 ,将湘黔交境台地中晚寒武世娄山关组 (白云岩相 )划分为 7个三级层序 ,每一层序都由海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 ,缺少低水位体系域沉积 .同时归纳和描述了 6种副层序类型 .这些三级层序与东邻台缘斜坡区的划分基本吻合 ,但缺少该区的层序Ⅲ1.从整体看 ,本区层序Ⅲ2 ,Ⅲ3 ,Ⅲ4 ,Ⅲ5,Ⅲ6的底界和Ⅲ7的顶界具广泛对比性 ,大大提高了哑地层的对比精度
引用
收藏
页码:590 / 59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川黔湘交境寒武纪二级层序的划分及海平面变化 [J].
徐世球 .
地球科学, 1997, (05) :23-27
[2]   鄂尔多斯地区南缘寒武纪层序地层和海平面变化 [J].
蔡忠贤 ;
秦玉娟 ;
贾振远 .
地球科学, 1997, (05) :41-47
[3]   从湘西寒武纪层序格架看中、上寒武统界线最佳位置 [J].
徐世球 .
地球科学, 1997, (05) :72-76
[4]   湖南凤凰寒武纪Fischer点图及其意义 [J].
徐世球 .
地球科学, 1997, (05) :68-71
[5]   鄂西娄山关组顶部古岩溶不整合面的发现及层序地层学意义 [J].
胡宁 ;
雷卞军 ;
黄照先 ;
张开明 .
中国区域地质, 1997, (01) :16-21
[6]   鄂北南化地区寒武纪缓坡沉积及层序 [J].
王翔 ;
胡健民 .
沉积学报, 1996, (03) :49-57
[7]  
贵州省三丹地区中、晚寒武世岩石地层格架[J]. 李明道,赵征.贵州地质. 1996(02)
[8]   川黔湘交境寒武纪层序划分 [J].
杨家騄,徐世球,肖诗宇,段冶 .
地球科学, 1995, (05) :485-495
[9]  
中国南方寒武纪岩相古地理与成矿作用[M]. 地质出版社 , 蒲心纯等著, 1993
[10]  
沉积盆地与建造层序[M]. 地质出版社 , 孟祥化等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