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再认识及其意义

被引:113
作者
郎景和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11.71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学科分类号
100211 ;
摘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严重影响育龄妇女健康及生育的常见病、多发病。课题组在该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过程中,形成了独到的病因学观点。即认为,内异症是由异常的子宫在位内膜组织随经血逆流至盆腹腔,在异地完成粘附、侵袭、血管形成之病理过程,而形成病灶。致病的关键系子宫在位内膜本身,而在位内膜干/祖细胞或其微环境的改变可能是根本原因。此外,内异症还表现出类肿瘤特质。上述病因学研究结果推进了临床诊疗技术和水平。近年来在位内膜标志物的检测和局部治疗更反映了"源头"诊疗的新观念。对内异症发病机制的再认识和新观念,直接影响了临床问题解决的新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子宫内膜异位症——一种干细胞疾病? [J].
王姝 ;
郎景和 .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8, (10) :721-724
[2]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裸鼠异位子宫内膜生长 [J].
王含必 ;
郎景和 ;
冷金花 ;
朱兰 ;
刘珠凤 ;
孙大为 .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7, (12) :1360-1364
[3]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细胞的异常生物学特性 [J].
李华军 ;
郎景和 ;
刘珠凤 ;
孙大为 ;
冷金花 ;
朱兰 .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7, (06) :323-326
[4]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规范[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7(09)
[5]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细胞对雌二醇超敏状态的研究 [J].
李华军 ;
郎景和 ;
刘珠凤 ;
孙大为 ;
冷金花 ;
朱兰 .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7, (06) :449-452
[6]   孕激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T淋巴细胞分泌的受激活调节因子表达的影响 [J].
邓姗 ;
戴毅 ;
郎景和 ;
冷金花 ;
刘珠凤 ;
孙大为 ;
朱兰 ;
谭先杰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02) :257-261
[7]   药物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凋亡的影响 [J].
邓姗 ;
郎景和 ;
冷金花 ;
刘珠凤 ;
孙大为 ;
朱兰 ;
谭先杰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02) :252-256+292
[8]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对异位子宫内膜鸡胚模型干预的研究[J]. 王含必,冷金花,朱兰,刘珠凤,孙大为,郎景和.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7(01)
[9]   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研究现状 [J].
冷金花 ;
郎景和 .
实用肿瘤杂志, 2006, (06) :494-495
[10]   曼月乐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J].
邓姗 ;
郎景和 ;
冷金花 ;
刘珠凤 ;
孙大为 ;
朱兰 .
生殖与避孕, 2006, (10) :589-59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