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樟子松天然林地上碳储量估算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13
作者
丛俊霞 [1 ]
郑晓 [2 ,3 ]
朱教君 [2 ,3 ]
宋立宁 [2 ,3 ]
高西宁 [1 ]
李秀芬 [1 ]
闫涛 [2 ,3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森林生态与管理重点实验室(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清原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关键词
天然樟子松林; 遥感; 碳密度; 空间分布;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711.017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单一林种碳储量和碳密度的精确估算是区域森林碳储量研究的重要基础。以沙地樟子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清查数据、地面调查数据与多源遥感数据相结合,建立林分结构估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估算樟子松天然林集中分布区(即内蒙古红花尔基林业局管辖区)樟子松林地上碳储量和碳密度;结合地形要素,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Landsat-8 OLI穗帽变换绿度与胸径有较强的相关性,2016年研究区内樟子松天然林面积为70923.30 hm2,地上(干、枝、叶)碳储量总计为3.91 TgC,平均碳密度55.18 t·hm-2(10.26~148.75 t·hm-2)。受人为干扰和自然要素作用下,碳储量和碳密度呈现随海拔升高先升后降,随坡度增大而减少。因樟子松喜光的生物学特性,碳密度在坡向上表现出阳坡最大,阴坡最小。根据碳储量/碳密度空间分布特征,分区经营可显著提高碳汇。
引用
收藏
页码:2997 / 300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内蒙古大兴安岭天然樟子松群落结构特征与碳储量研究.[D].任丽娟.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 S1
[2]  
Satellite-based estimation of biomass carbon stocks for northeast China's forests between 1982 and 1999.[J].Kun Tan;Shilong Piao;Changhui Peng;Jingyun Fang.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06, 1
[3]  
Modeling forest stand structure attributes using Landsat ETM+ data: Application to mapping of aboveground biomass and stand volume.[J].R.J. Hall;R.S. Skakun;E.J. Arsenault;B.S. Case.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06, 1
[4]  
Using spectral vegetation indices to estimate rangeland productivity.[J].Arthur J. Richardson;James H. Everitt.Geocarto International.1992, 1
[5]   天山北翼坡向对森林分布的影响 [J].
贺文慧 ;
张百平 ;
庞宇 ;
赵芳 ;
齐文文 ;
张朔 .
山地学报, 2015, (05) :546-552
[6]   基于Landsat-8与ZY3多源遥感影像的城镇居民地识别与再分类研究 [J].
李振敏 ;
王晓青 ;
窦爱霞 ;
杨海霞 ;
黄树松 ;
崔丽萍 .
地震, 2015, 35 (03) :123-135
[7]   基于机载激光雷达与Landsat 8 OLI数据的亚热带森林生物量估算 [J].
徐婷 ;
曹林 ;
申鑫 ;
佘光辉 .
植物生态学报 , 2015, (04) :309-321
[8]   秦岭中段南坡油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 [J].
沈彪 ;
党坤良 ;
武朋辉 ;
朱成功 .
生态学报, 2015, 35 (06) :1798-1806
[9]   山西吕梁山南段森林乔木层碳密度 [J].
王琰 ;
王孟本 ;
朱世忠 ;
赵天梁 .
生态学杂志, 2015, 34 (02) :333-340
[10]   山西阳泉地区乔木林地上碳密度遥感估测 [J].
李皎 ;
张红 ;
张莉秋 ;
韩建平 .
生态学杂志, 2014, 33 (09) :2308-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