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屋面雨水利用潜力分析——以南京市河西地区某小区为例

被引:8
作者
胡茂川
张兴奇
陈刚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关键词
屋面; 降雨量; 雨水利用潜力; 蓄水池; 地表径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9 [水利资源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城市雨水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和减轻内涝灾害的手段之一。以南京市某小区为例,在分析南京市降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1∶500地形图资料计算了不同降雨保证率条件下该小区屋面雨水可收集量,分析了雨水收集利用在减轻城市内涝方面的作用,并提出了设置地面蓄水池的4条原则,在此基础上调查分析了该小区设置地面蓄水池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降雨保证率为50%时,通过屋面年可收集利用的雨量为114 272.1m3;在日降雨量为50.0和95.5mm(南京市多年平均年最大日降雨量)时,屋面雨水利用可减少21.4%和11.2%的地表径流;小区内可设置蓄水池的建筑屋面面积占总屋面面积的55%,其中住宅和其他类建筑中可设置蓄水池的建筑屋面面积比例占77%。
引用
收藏
页码:489 / 49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南京市内涝灾害成因分析 [J].
胡茂川 ;
张兴奇 .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1 (03) :28-30
[2]   城市型水灾害及其综合治水方略 [J].
程晓陶 .
灾害学, 2010, 25(S1) (S1) :10-15
[3]   雨水花园蓄渗处置屋面径流案例分析 [J].
李俊奇 ;
向璐璐 ;
毛坤 ;
李宝宏 ;
李海燕 ;
车伍 .
中国给水排水, 2010, 26 (10) :129-133
[4]   基于GIS的西安市雨水收集潜力估算 [J].
宋进喜 ;
宋令勇 ;
何艳芬 ;
马晓兵 .
干旱区地理, 2009, 32 (06) :874-879
[5]   城市雨水利用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J].
吕玲 ;
吴普特 ;
赵西宁 ;
王玉宝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9, (01) :118-123
[6]   城镇雨水收集利用储存池优化规模的探讨 [J].
潘国庆 ;
车伍 ;
李俊奇 ;
李海燕 ;
何建平 ;
汪宏玲 .
给水排水, 2008, (12) :42-47
[7]   城市雨水资源化的实例分析 [J].
刘琳琳 ;
何俊仕 .
水资源保护, 2007, (06) :52-55+65
[8]   我国城市降雨特点与雨水利用 [J].
车伍 ;
唐宁远 ;
张炜 ;
孟光辉 ;
刘红 ;
何建平 ;
汪洪玲 .
给水排水, 2007, (06) :45-48
[9]   基于水量平衡的城市雨水利用潜力分析模型 [J].
黄显峰 ;
邵东国 ;
魏小华 .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7, (02) :17-20+33
[10]   基于GIS的区域雨水资源化潜力评价模型研究 [J].
赵西宁 ;
吴普特 ;
冯浩 ;
王万忠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2)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