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形态、控制与稳定性研究

被引:28
作者
孔力 [1 ,2 ]
裴玮 [1 ,2 ]
叶华 [1 ,2 ]
张学 [1 ]
厉泽坤 [1 ,2 ]
刘垚 [1 ,2 ]
金吉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交直流; 配电系统; 形态结构; 运行控制; 暂动态稳定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72 [输配电技术];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通过引入具有高度可控性和灵活性的柔性直流技术,从结构上改变了目前配电网的联络和供电方式,能够较好地解决目前大型交流配电网存在的各种问题,是未来配电网络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选择。本文从系统形态、运行控制和稳定性三个方面,总结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目前研究存在问题,最后本文展望了未来交直流配电网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并网型直流微电网主动协调控制方法研究 [J].
杜少飞 ;
谢文超 ;
朱永强 ;
文俊 ;
夏瑞华 .
电工电能新技术, 2017, (06) :30-38
[2]   一种高频链模块化电力电子变压器 [J].
高范强 ;
李子欣 ;
徐飞 ;
王哲 ;
赵聪 ;
王平 ;
李耀华 .
电工电能新技术, 2017, 36 (05) :51-58
[3]   交直流微电网互联变流器控制策略 [J].
贾利虎 ;
朱永强 ;
杜少飞 ;
王银顺 ;
文俊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6, 40 (24) :98-104
[4]   含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光/柴/储独立微网控制策略 [J].
林岩 ;
张建成 .
电网技术, 2017, 41 (04) :1277-1284
[5]   基于VSC的交直流混合中压配电网功率–电压协调控制 [J].
张璐 ;
唐巍 ;
梁军 ;
李根 ;
蔡永翔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 36 (22) :6067-6075
[6]   考虑电网分时电价的直流微电网分层协调控制 [J].
郭力 ;
张绍辉 ;
李霞林 ;
王成山 ;
李运维 ;
冯怿彬 .
电网技术, 2016, 40 (07) :1992-2000
[7]   电力电子变压器对交直流混合微网功率控制的研究 [J].
兰征 ;
涂春鸣 ;
肖凡 ;
葛俊 ;
熊诵辉 .
电工技术学报, 2015, 30 (23) :50-57
[8]   基于主动配电网的城市能源互联网体系架构及其关键技术 [J].
蒲天骄 ;
刘克文 ;
陈乃仕 ;
葛贤军 ;
于建成 ;
王丹 ;
王伟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511-3521
[9]   向无源网络供电的双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J].
杨洁 ;
刘开培 ;
王东旭 ;
秦亮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0) :2400-2408
[10]   基于拉丁超立方采样的含风电小干扰稳定概率分析 [J].
李国庆 ;
马建功 ;
裴建楠 ;
陈洪涛 ;
赵建明 .
黑龙江电力, 2015, 37 (01)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