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方法探讨与验证——以鲁北平原为例

被引:20
作者
刘春华 [1 ,2 ]
张光辉 [1 ]
王威 [3 ]
孟素花 [1 ]
杨丽芝 [2 ]
纪汶龙 [2 ]
刘治政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2]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
[3] 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
关键词
区域地下水; 防污性能; 包气带; 粘性土层; 评价与验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3 [地下水];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815 ;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区域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面临影响因子多又复杂、评价指标难以客观性选定和权重不易确定等难题,以至严重影响评价结果的可信性。本文以鲁北平原为例,在以往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常用的DRASTIC模型基础上,采用创新的迭置指数方法,改进为"DRITCS法",选择地下水位埋深、包气带综合岩性、地表2 m内单层厚度大于0.5 m的粘土层厚、含水砂层厚度及其渗透系数、和地下水净补给量等因子,组成区域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模型。合理地确定了区域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中关键指标——包气带粘性土层变化影响,并在鲁北平原示范性应用和通过以面源污染为主的三氮污染现状验证的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客观地反映流域性相变造成的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空间差异性和区位分布特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17 / 2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岩溶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方法 [J].
邹胜章 ;
李录娟 ;
卢海平 ;
刘芹芹 ;
苏春田 ;
朱丹尼 .
地球学报, 2014, 35 (02) :262-268
[2]   基于水化学组分和环境同位素信息探讨山东德州深层承压地下水起源 [J].
杨丽芝 ;
曲万龙 ;
张勇 ;
刘春华 .
地球学报, 2013, 34 (04) :463-469
[3]   黄河下游鲁北平原地下水砷浓度空间变异特征与成因 [J].
刘春华 ;
张光辉 ;
杨丽芝 ;
卫政润 ;
刘中业 ;
陈相霖 ;
张卓 .
地球学报, 2013, 34 (04) :470-476
[4]   DRASTIC与同位素方法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地下水防污性评价中的应用 [J].
张翼龙 ;
陈宗宇 ;
曹文庚 ;
李政红 ;
王文中 ;
王丽娟 ;
于娟 ;
刘君 .
地球学报, 2012, 33 (05) :819-825
[5]   华北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J].
孟素花 ;
费宇红 ;
张兆吉 ;
钱永 ;
李亚松 .
中国地质, 2011, 38 (06) :1607-1613
[6]   模糊因子分析在地下水污染评估中的应用——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 [J].
马荣 ;
石建省 .
地球学报, 2011, 32 (05) :611-622
[7]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脆弱性演变特征及其演变机理 [J].
严明疆 ;
申建梅 ;
张光辉 ;
王金哲 ;
聂振龙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 23 (02) :1-5
[8]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的探讨及实例 [J].
范琦 ;
王贵玲 ;
蔺文静 ;
陈浩 .
水利学报, 2007, (05) :601-605
[9]   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评价研究进展综述 [J].
张丽君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6, (06) :113-119
[10]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方法探讨 [J].
钟佐燊 .
地学前缘, 2005, (S1)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