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规制强度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14
作者
钱叶芳
机构
[1]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法学系
关键词
劳务派遣; 制度要素; 规制强度; 国际比较; 启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2.5 [劳动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我国劳务派遣用工中出现的严重问题与理论研究滞后及对国外立法的借鉴不足直接相关。劳务派遣法律制度主要由7项基本要素构成:劳务派遣合同的适用条件、可续签的次数、累计持续时间、向直接雇佣和不定期合同转化的条件、劳动派遣的形态、登记和报告要求、同工同酬和同等工作条件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立法比较可见,我国劳务派遣的整体规制水平处于国际低端,因而调整思路为适度提高,调整重点为加强对劳务派遣机构的管制。具体制度改进方面,建议确立登录型和雇佣型两种方式、建立许可与报告制度、明确规定派遣用工适用的岗位性质、限制派遣合同的续签次数或持续时间、建立向直接雇佣转化的机制和完善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之间的连带责任等。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非标准就业的经济分析与法律调整 [J].
钱叶芳 .
法学, 2011, (03) :96-107
[2]   劳务派遣协议的条款内容及其设置 [J].
牛慧 ;
江山 ;
李坤刚 .
中国劳动, 2010, (01) :36-40
[3]   美国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兼评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J].
谢增毅 .
比较法研究, 2007, (06) :101-116
[4]   必须严格规制劳动者派遣 [J].
常凯 ;
李坤刚 .
中国劳动, 2006, (03) :9-12
[5]   对日本劳务派遣法制定过程的考察 [J].
李天国 .
中国劳动, 2002, (10) :71-73
[6]   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状况分析 [J].
胡鞍钢 ;
杨韵新 .
管理世界, 2001, (02) :69-78
[7]  
两千万劳务派遣工急需走出“身份怪圈”[N]. 郑莉,王娇萍.工人日报. 2010 (002)
[8]  
劳动派遣的发展与法律规制[M].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周长征, 2007
[9]  
人才派遣理论规范与实务[M]. 法律出版社 , 丁薛祥主编, 2006
[10]  
劳动法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王全兴主编,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