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融合及其临床应用策略

被引:10
作者
孙永生
梁朝
温建民
机构
[1]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二科
关键词
腰椎融合; 硬膜囊; 神经根; 微创技术; 自体骨; 融合率; 椎体间融合术; 植骨材料; 植骨融合; 腰椎不稳定; 经椎弓根内固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7.3 [骨骼手术];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自从Hibbs和Albee首次提出脊柱融合技术以来,脊柱融合的临床应用已超过100年的历史,其在脊柱外科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被广泛应用于脊柱稳定性的重建,已成为脊柱手术的基本原则之一。其中,腰椎融合的应用和发展更为突出。脊柱内固定技术和植骨材料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腰椎融合技术的发展,微创技术的应用使腰椎融合技术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但是,每一种内固定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缺陷,每一种植骨材料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各种微创技术也都存在相应的特色和局限。
引用
收藏
页码:4621 / 46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AO脊柱手册.[M].(美) 阿尔比; 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  
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美) 卡内尔 (Canale;S.T.) ; (美) 贝帝 (Beaty;J.H.) ; 原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
[3]  
脊柱外科技术.[M].()ThomasR.Haher;()AndrewA.Merola原著;党耕町主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4]   腰椎后路手术中脊旁肌保护的相关思考 [J].
范顺武 ;
胡志军 ;
方向前 .
中华骨科杂志, 2011, (04)
[5]   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的改良:椎间融合器植入联合椎体间颗粒状骨加压植骨术 [J].
孙永生 ;
孙卫东 ;
温建民 ;
梁朝 ;
蒋科卫 ;
程桯 ;
林新晓 ;
吴夏勃 ;
胡海威 ;
陈思 ;
桑志成 .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0, 5 (05) :592-603
[6]   中药不同分期对实验性SD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表达的作用 [J].
孙永生 ;
徐颖鹏 ;
温建民 ;
雷仲民 ;
李莉 ;
徐海斌 ;
赵卫星 ;
胡海威 ;
桑志成 ;
成永忠 .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0, 25 (09) :1472-1476
[7]  
后路椎体间打压植骨融合治疗腰椎失稳的临床观察.[J].移平;谭明生;杨峰;唐向盛;史贵训;.中国骨伤.2010, 04
[8]   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联合自体颗粒骨移植治疗退行性腰椎病变 [J].
李健 ;
钟志宏 ;
张平 ;
赵洪普 ;
杨波 ;
陈应超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 14 (13) :2421-2424
[9]   颗粒骨打压植骨在腰椎后路融合手术中的应用 [J].
张庆明 ;
沈惠良 ;
曹立 ;
王居勇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8, (11) :801-803+806
[10]   后路椎体间微粒骨打压植骨融合 [J].
解京明 ;
徐松 ;
王迎松 ;
张颖 .
临床骨科杂志, 2006, (01)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