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滤液循环回灌厌氧填埋层前后的分类表征

被引:12
作者
薛俊峰
何品晶
邵立明
李国建
机构
[1]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3] 上海
关键词
渗滤液循环回灌出水; 腐殖酸; 富里酸; 比紫外吸收值; 分子量分布;
D O I
10.16796/j.cnki.1000-3770.2005.06.007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以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场调节池的渗滤液及其经厌氧垃圾填埋柱循环回灌处理后的出水为研究对象,用树脂吸附和离子交换技术将其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OM)分类为腐殖酸(HA)、富里酸(FA)和亲水性(HyI)部分,并对此三类DOM进行含量、酸度、比紫外吸收值(SUVA254)及分子量分布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渗滤液经厌氧垃圾填埋柱循环回灌后,HA和FA所占比例增加,HyI所占比例下降;弱酸基官能团含量升高,羧基官能团含量降低;HA、FA和HyI部分的SUVA254均提高;DOM分子量分布由1k以下的占83.5%降为46.1%。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渗滤液中胶粒的梯度分离 [J].
楼紫阳 ;
赵由才 ;
柴晓利 ;
牛冬杰 .
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1) :165-167
[2]   用有机物分子量分布变化评价不同处理方法去除有机物的效果 [J].
董秉直 ;
李伟英 ;
陈艳 ;
金伟 ;
曹达文 ;
范瑾初 .
水处理技术, 2003, (03) :155-158
[3]   水源水中不同分子量区间有机物的分布及控制对策 [J].
李爽 ;
张晓健 ;
范晓军 ;
刘慧敏 ;
汪浩 .
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3) :327-331
[4]   黄浦江水源的溶解性有机物分子量分布变化的特点 [J].
董秉直 ;
曹达文 ;
范瑾初 ;
李景华 ;
徐强 .
环境科学学报, 2001, (05) :553-556
[5]   水中有机物和水处理工艺相关性分析 [J].
吴舜泽 ;
王宝贞 .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1999, (06) :53-58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特性的分析 [J].
沈耀良 ;
王宝贞 .
江苏环境科技, 1999, (02) :5-7
[7]   垃圾渗沥液中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及去除 [J].
张兰英 ;
韩静磊 ;
安胜姬 ;
冯育晖 ;
张德安 ;
赵常富 .
中国环境科学 , 1998, (02) :89-93
[8]   炼油厂达标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表征 [J].
李凌波 ;
闫松 ;
单广波 ;
韩丛碧 .
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2) :265-270
[9]   不同渗滤液循环方式对填埋层甲烷产生的影响 [J].
张晓星 ;
何品晶 ;
邵立明 ;
李国建 .
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2) :304-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