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个旧锡矿田:矿床模型及若干问题讨论

被引:128
作者
毛景文 [1 ]
程彦博 [2 ]
郭春丽 [1 ]
杨宗喜 [2 ]
冯佳睿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锡多金属矿; 矿床模型; 岩石圈伸展; 个旧; 云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4 [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云南个旧是全球最大的锡多金属矿田,近20年来关于其成矿作用有多种认识,除了传统上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外,还有海底喷流成矿和玄武岩成矿的新认识。通过野外调查和对比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指出尽管在个旧地区存在与海底喷流和玄武岩成矿可对比的一些现象,但缺少充要证据,进而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提出了个旧锡矿田的矿床模型:即以白垩纪花岗岩(包括等粒花岗岩和斑状花岗岩)的隆起部位为核心,出现云英岩型、矽卡岩型、锡石硫化物型和脉状-网脉状石英电气石型矿化;成矿元素分带有:Sn-W-Mo-Bi,Sn-Cu,Sn-Pb-Zn;当围岩是三叠纪玄武岩时,沿玄武岩层内裂隙或与三叠纪法郎组碳酸盐岩的接触界面发育铜矿化,从白垩纪岩体向外元素分带为:Sn-Cu-W-Mo,Cu-Sn,Cu,Cu-Pb-Zn,铜主要来自玄武岩,而铅锌来自碳酸盐岩。此外,还进一步指出包括个旧锡矿田在内的滇东南和桂西80~90Ma锡钨多金属成矿可能是华南白垩纪岩石圈大规模伸展与成矿的组成部分。
引用
收藏
页码:1455 / 146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5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