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流域水沙特性变化分析

被引:12
作者
熊亚兰 [1 ,2 ]
张科利 [1 ,2 ]
杨光檄 [3 ]
顾再柯 [3 ]
机构
[1]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3] 贵州省水土保持监测站
关键词
喀斯特; 输沙模数; 径流模数;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8.05.055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对乌江流域水沙特性变化进行分析,是解决长江上游泥沙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防灾减灾的根本出发点,同时可为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文章通过对乌江流域主要水文站鸭池河站、乌江渡站和思南站的降雨──径流──泥沙随时间的变化、降雨──径流和径流──泥沙的相关性和双累积曲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为:降雨量、径流模数和输沙模数随时间的变化无明显趋势,历年输沙模数是鸭池河>乌江渡>思南。1980年以后由于实施了大量水土保持工程使得输沙模数大量减少。在年均径流模数相同的情况下,1971—1979年这一时期的产沙量要高于1961—1970年。从1971年开始输沙模数相对于径流而言出现趋势性增多,这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三个站点的双累积曲线变化趋势相似,说明人类活动对河流泥沙的影响,既取决于人类活动的方式、程度,也受制于流域环境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942 / 19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51年来珠江流域输沙量的变化
    戴仕宝
    杨世伦
    蔡爱民
    [J]. 地理学报, 2007, (05) : 545 - 554
  • [2] 长江上游重点产沙区产沙量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许炯心
    孙季
    [J]. 地理科学, 2007, (02) : 211 - 218
  • [3] 嘉陵江流域年径流量的变化及其原因
    许炯心
    孙季
    [J]. 山地学报, 2007, (02) : 153 - 159
  • [4] 塔里木河流域近50年气候变化及其水文过程响应
    徐长春
    陈亚宁
    李卫红
    陈亚鹏
    [J]. 科学通报, 2006, (S1) : 21 - 30
  • [5] 气候变化对渭河上游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影响
    邓振镛
    张强
    李栋梁
    朱拥军
    董安祥
    张毅
    [J]. 中国沙漠, 2006, (06) : 982 - 985
  • [6] 北京城市热岛效应对气温和降水量的影响
    张玲
    徐宗学
    阮本清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5) : 746 - 755
  • [7] 贵州乌江流域喀斯特土壤物理性质的研究
    张冬青
    何腾兵
    林昌虎
    何佳芳
    [J]. 贵州科学, 2006, (02) : 39 - 43
  • [8] 贵州喀斯特地区土壤障碍因素分析及其调控对策
    龙健
    [J]. 土壤通报, 2005, (05) : 157 - 160
  • [9] 黄河流域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分析
    徐宗学
    赵芳芳
    [J]. 资源科学, 2005, (05) : 153 - 159
  • [10]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BP模型预测乌江流域年平均含沙量
    陈集中
    [J]. 水文, 2005, (04) : 6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