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营利性

被引:46
作者
史际春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法学研究中心暨法学院
关键词
营利性; 资本; 私人资本; 国有资本; 非营利组织;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13.03.001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企业营利性的标志是投资者暨股东依法得获取资本的收益。知微见著,这一法律概念与资本有着内在关系,也可为国有资本的正当性提供一个旁注。国有资本的价值就在于将资本的利润用于社会目的,为社会福利和公共善治提供物质基础;它只与私人大资本争利,而不与"民"争利。厘清营利性概念的另一重大实践价值,则是以举办者或出资者、股东能否取利为标准,原则上可由某社会事业的举办者选择非营利或营利性经营方式、以及选择是否采取公司组织形式,并允许非营利组织以赢利方式从事章程设定的活动,以使其可持续发展,改善经营和治理,推动慈善、教科文卫体、传播、环保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3+175 +175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1] REFORMING NONPROFIT CORPORATION LAW
    HANSMANN, HB
    [J].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 1981, 129 (03) : 497 - 623
  • [12] THE ROLE OF NONPROFIT ENTERPRISE
    HANSMANN, HB
    [J]. YALE LAW JOURNAL, 1980, 89 (05) : 835 - 901
  • [13] 国有企业公司问题研究.[M].余菁等; 编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 [14] 中国乡村研究.[M].(美)黄宗智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 [15] OECD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指引.[M].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著;李兆熙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 [16] 现代汉语词典.[M].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2002,
  • [17] 公司法则.[M].(美)罗伯特·C·克拉克著;胡平等译;.工商出版社.1999,
  • [18] 国有企业法论.[M].史际春著;.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
  • [19] 孙中山全集.[M].孙中山 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编.中华书局.1986,
  • [20] 孙中山全集.[M].孙中山 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编.中华书局.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