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台风“纳沙”引发的特大暴雨过程数值试验

被引:15
作者
杨仁勇 [1 ,2 ]
闵锦忠 [1 ]
郑艳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海南省气象台
关键词
热带气旋; 暴雨; 数值模拟; 海南岛; 地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5.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中尺度模式WRF对2011年9月29 30日1117号强台风"纳沙"登陆并穿过海南岛北部引发的海南岛西部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地形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海南岛北部登陆西行的台风降水量分布呈五指山以北地区多、以南地区少的特征,而北面的强降水带又是西部多、东部少。12 km水平格距模拟的48 h降水量和逐3 h降水量与实况基本相符,台风登陆时间与地点误差也较小,路径和强度模拟效果均较好。对比控制试验和地形敏感性试验模拟的24~48 h降水量发现,有地形时,海南岛西部地区24 h降水量普遍有50 mm以上的增幅,西部山区有150 mm以上增幅,西部山区主峰北侧有350 mm增幅。特别是强降水中心与西部主山峰紧密相连,地形的存在对台风"纳沙"在海南岛西部地区的降水量增幅明显。但受五指山脉地形的阻挡,处于台风环流中西北气流背风坡的海南岛东南部地区降水量有50~150 mm的减幅。从低层中小尺度流场和垂直速度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控制试验与零地形试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别,五指山脉西部的地形可以增强低层扰动,有利于产生中尺度对流小涡,从而增加台风降水。王下乡的特殊地形对台风降水显著偏多起到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53 / 76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粤东台风“浣熊”大暴雨的辐散风动能分析 [J].
程正泉 ;
林良勋 ;
刘燕 ;
杨国杰 .
高原气象, 2014, 33 (02) :557-566
[2]   一次台风远距离作用下的西南低涡大暴雨个例分析 [J].
李强 ;
刘德 ;
王中 ;
廖峻 ;
翟丹华 .
高原气象, 2013, 32 (03) :718-727
[3]   中尺度地形对梅雨锋暴雨影响的个例研究 [J].
赵玉春 ;
许小峰 ;
崔春光 .
高原气象, 2012, 31 (05) :1268-1282
[4]   地形影响热带气旋“泰利”降水增幅的数值研究 [J].
董美莹 ;
陈联寿 ;
程正泉 ;
李英 .
高原气象 , 2011, (03) :700-710
[5]   基于WRF模式的三峡地区局地下垫面效应的数值试验 [J].
李强 ;
李永华 ;
周锁铨 ;
王中 .
高原气象 , 2011, (01) :83-93
[6]   新动力因子在登陆台风与降水移动中的诊断研究 [J].
杨文霞 ;
冉令坤 ;
洪延超 ;
李宗涛 .
高原气象 , 2010, (02) :373-383
[7]   台风“桑美”的数值模拟和地形敏感性试验 [J].
马玉芬 ;
沈桐立 ;
丁治英 ;
张广兴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9, 32 (02) :277-286
[8]   陆地摩擦对登陆热带气旋路径和强度影响的模拟研究 [J].
袁金南 ;
黄燕燕 ;
刘春霞 ;
万齐林 .
热带气象学报, 2007, (06) :531-537
[9]   不同云降水方案对一次登陆台风的降水模拟 [J].
徐国强 ;
梁旭东 ;
余晖 ;
黄丽萍 ;
薛纪善 .
高原气象, 2007, (05) :891-900
[10]   台风Rananim登陆期间地形对其降水和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试验 [J].
冀春晓 ;
薛根元 ;
赵放 ;
余贞寿 ;
张寒 .
大气科学, 2007, (02) :23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