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子人工老化和自然老化的比较研究附视频

被引:46
作者
董国军
胡兴明
曾大力
藤本宽
滕胜
国广泰史
郭龙彪
钱前
机构
[1] 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2] 日本国际农林水产研究中心
[3] 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浙江杭州
[4] 浙江杭州
[5] 日本筑波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水稻种子; 人工老化; 自然老化; 老化指数;
D O I
10.16178/j.issn.0528-9017.2004.01.013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对 5 6份水稻材料的人工老化指数和自然老化指数研究表明 ,水稻人工老化技术能较好地与种子的自然老化吻合 ,其相关系数达 0 8992 的极显著水平 ;水稻休眠特性和耐储藏特性是受 2种不同的机制影响。人工老化技术可替代自然老化而应用于水稻耐储藏种质的筛选与育种改良。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稻谷储藏特性及其与籼粳特性的关系研究 [J].
曾大力 ;
钱前 ;
国广泰史 ;
滕胜 ;
藤本宽 .
作物学报, 2002, (04) :551-554
[2]   大豆脂氧化酶与种子劣变关系的研究 [J].
王金龙 ;
李星华 ;
李增禄 ;
陈宛妹 ;
徐冉 ;
赵经荣 .
种子, 1999, (06) :21-22
[3]   评价油菜种子耐贮性人工老化方法的比较研究 [J].
陈晓玲 ;
陈叔平 ;
卢新雄 .
作物学报, 1999, (02) :265-268
[4]   杂交水稻种子活力的研究 [J].
张文明 ;
倪安丽 ;
王昌初 .
种子, 1998, (02) :7-10
[5]   我国农村储粮问题研究 [J].
云昌杰 .
粮食储藏, 1996, (06) :24-27
[6]   杂交水稻种子生理特点与耐贮藏性研究 [J].
陈良碧 .
种子, 1994, (04) :19-21+24
[7]  
Variation in seed longevity of rice cultivars belonging to different isozyme groups[J] . N. Kameswara Rao,M.T. Jackson.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 . 199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