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传教士对中国神灵信仰的文化批判

被引:3
作者
范正义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关键词
传教士; 神灵崇拜; 文化批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933 [原始宗教];
学科分类号
010107 ;
摘要
本文分明末清初与清末民初两阶段,全面论述来华传教士对中国民众神灵崇拜文化层面的理性批判。文章指出,明末清初来华耶稣会士以“附儒诋佛”为指导思想,注重从儒家立场出发,在严厉驳斥民众神灵崇拜荒谬性的同时,主动扮演儒家卫道士的角色;清末民初来华传教士由于受到时代背景、社会变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展开文化批判的出发点呈现出多元化,依其出发点的不同可分为:附儒型、田野调查型与比较吸收型三类传教士。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4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拒斥与接纳——基督教在华传播与中国民间信仰关系的文化透视 [J].
范正义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3) :101-106
[2]   晚清教案中的习俗冲突 [J].
程歗 ;
张鸣 .
历史档案, 1996, (04) :99-106
[3]   中国近代天主教民信仰研究 [J].
程肃欠 ;
许蕾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 (06) :20-25
[4]   近代“乡村民族主义”的兴起与新“十字军”东侵 [J].
张鸣,吴静研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1996, (02) :96-101
[5]   文化冲突与反洋教斗争——中国近代“教案”的文化透视 [J].
胡维革 ;
郑权 .
东北师大学报, 1996, (01) :20-29
[6]   晚清乡村社会的洋教观——对教案的一种文化心理解释 [J].
程歗 ;
张鸣 .
历史研究, 1995, (05) :108-116
[7]  
利玛窦中国札记[M]. 中华书局 , (意)利玛窦,金尼阁著, 1983
[8]  
英华萃林韵府. 卢公明. 英华萃林韵府 . 1872
[9]  
艾儒略,李九标笔记. 口铎日抄 . 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