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bact全自动微生物分离培养仪在痰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2
作者
梁世业
机构
[1] 武警广西总队医院工程科
关键词
Autobact全自动微生物分离培养仪; 痰培养; 阳性分离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5 [微生物学检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观察Autobact全自动微生物分离培养仪在痰培养中的注意事项和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12年3—9月184例患者的痰标本,分别按传统方法进行痰培养和Autobact全自动微生物分离培养,对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和真菌、细菌的分离率进行比较。结果用Autobact全自动微生物分离培养仪检测184例患者的痰标本,其中有63例为阳性培养物,从63例阳性培养物中分离出95株可疑病原菌,阳性率为51.6%;运用传统的划线法检测184份标本,从55例阳性培养物中分离出56株可疑病原菌,阳性率为30.4%,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方法在检出时间上较Autobact全自动微生物分离培养仪有所延迟,Autobact全自动微生物分离培养仪15 h内阳性率为53.9%,24 h内阳性率33.3%,48 h内阳性率12.6%,传统方法的15、24、48 h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6.3%、16.4%、47.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utobact全自动微生物分离培养仪检测系统具有检出率高、需时短、操作便捷等优点,且对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有一定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1155 / 115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影响细菌自动培养阳性检出率的若干因素探讨 [J].
孔繁林 ;
储从家 ;
管新龙 ;
罗次节 .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4, (01) :47-47
[2]   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分析 [J].
张淑青 ;
王贺永 ;
李宏芬 ;
张树春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07) :1472-1474
[3]   Autobact全自动微生物分离培养仪工作原理、维护保养及故障分析 [J].
孙正红 ;
苏加选 .
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02) :140-140
[4]   全自动微生物培养系统在单采血小板细菌培养中假阳性结果的质量控制 [J].
秦艳兰 ;
刘景春 ;
刘赴平 ;
刘仁强 ;
王德文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9, 30 (S4) :246-248
[5]   Robobact System自动接种培养仪的临床应用评价 [J].
陈知行 ;
陈慧莉 ;
康梅 ;
过孝静 ;
范红 ;
郭靓 .
中国医疗设备, 2008, (07) :58-60
[6]   全自动微生物分离培养系统Robobact System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J].
肖刚 ;
洪国强 ;
陈月燕 ;
李林 ;
席云 .
中国医药导报, 2006, (23) :26-28
[7]   Autobact全自动微生物分离培养仪在痰培养中的应用 [J].
夏修三 ;
张林 .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34 (02) :243-244
[8]   413株血培养分离菌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J].
屠鸿翔 ;
吴庆 ;
陈栎江 ;
邹安庆 .
疾病监测, 2012, 27 (10) :760-763
[9]   不同种类微生物在全自动血培养仪中的生长曲线及其意义 [J].
陈日荣 ;
李惠冰 ;
周美容 .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6, (03) :206-208+213
[10]   不同种类微生物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的临床意义探讨 [J].
顾海彤 ;
黄艳飞 ;
孙宇峰 ;
丁楠楠 ;
鲁辛辛 .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 15 (11) :1882-1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