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中新生代盆地扩张和盆地俯冲与地幔柱

被引:17
作者
高长林
叶德燎
张玉箴
刘光祥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
[2]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 江苏无锡 
[3] 江苏无锡 
关键词
中新生代; 盆地扩张; 盆地俯冲; 地幔柱; 塔里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4.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塔里木盆地自二叠纪以来,历经盆地扩张和盆地俯冲以及陆内造山作用的过程。盆地扩张和盆地俯冲是与地幔柱活动相互关联的地质作用,即由于地幔柱的形成和演化,塔里木地区的岩石圈是一个降温过程。早二叠世时,由于热地幔柱上升活动,引起在大陆壳区首先形成巨大的热穹窿构造,再进一步发展演化,形成地堑和断陷盆地。晚二叠世—三叠纪,盆地中部因在早二叠世地幔柱物质喷发后,热上涌减小,再之,由于位于克拉通,地幔岩石圈减薄程度相对较低,古地温较低,达不到产生伸展断陷盆地的临界值,形成陆内坳陷盆地;在盆地边部,由于地幔物质上涌,由盆地中部向四周产生强大的挤压,天山和昆仑山山系快速隆升,向盆地大规模冲断,分别形成两个陆内前陆盆地。侏罗—白垩纪,塔里木地区的岩石圈是一个降温过程,由于热沉降,形成陆内坳陷盆地。新生代,该区经历一个相对较快的降温过程,这一过程对应着大陆聚合、俯冲、逆冲推覆、碰撞造山等各种汇聚—碰撞—挤压环境,由此造成塔里木盆地四周山系不断上升,山系向盆地仰冲,盆地俯冲。正是由于地幔柱的形成和演化,致使盆内扩张,盆边向山内俯冲,发生陆内造山作用。塔里木中新生代的原型盆地有:横张裂陷盆地(早二叠世);陆内前陆盆地和陆内坳陷盆地(晚二叠—三叠纪);陆内坳陷盆地(侏罗—白垩
引用
收藏
页码:661 / 669+678 +67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21]   塔里木盆地古地温与深部找油(气)前景 [J].
周中毅 ;
盛国英 .
地球化学, 1985, (03) :236-241
[22]   中国天山区花岗岩类的演化特征 [J].
李佩基 ;
李嵩龄 ;
张志德 .
新疆地质, 1985, (03) :50-65
[23]   中国大陆边缘构造和盆地演化 [J].
朱夏 ;
陈焕疆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1982, (03) :153-160+219
[24]   南海珠江口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和含油气远景 [J].
冯志强 ;
缪宛岑 .
石油实验地质, 1982, (01) :19-25
[25]  
中国东部板块内部盆地形成机制的初步探讨.[J].朱夏.石油实验地质.1979,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