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与评价:国际经验与中国探索

被引:68
作者
周光礼 [1 ]
蔡三发 [2 ]
徐贤春 [3 ]
王顶明 [4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
[2] 同济大学发展规划部
[3] 浙江大学规划处
[4] 不详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双一流”建设; 大学排名; 元评估;
D O I
10.16298/j.cnki.1004-3667.2019.09.05
中图分类号
G649.1 [世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离不开国际标准与国际参照。在全球两大高等教育体系中,盎格鲁-撒克逊体系传统上遵循市场逻辑,奉行自由主义理念,认为世界一流大学是自由竞争的产物。罗马体系遵循行政逻辑,奉行国家主义理念,强调世界一流大学的产生是政府指定的。东亚地区的高等教育具有浓厚的欧洲大陆体系色彩。与此相适应,盎格鲁-撒克逊体系实行院校自主的改进性评估,罗马体系实行政府主导的问责性评估。"双一流"建设需要国际可比指标,我们可以通过世界大学排行榜的元评估解析出有用的评价标准。"双一流"建设的元评估包括技术性维度和合法性维度。通过对QS、THE、U.S.News、ARWU的元评估,发现世界大学排行榜在技术性标准上存在缺憾,在合法性标准上严重不足。因此,不能直接将其作为"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和成效评价的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8+34 +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2]   什么是学术评价的全球标准——基于四个全球大学排行榜的实证分析 [J].
周光礼 ;
武建鑫 .
中国高教研究, 2016, (04) :51-56
[3]   超越问责逻辑,建立大学内部质量评估体系 [J].
周光礼 .
大学教育科学 , 2012, (04) :50-52
[4]  
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N]. 董洪亮,赵婀娜,张烁,丁雅诵.人民日报. 2016 (001)
[5]  
高等教育新论[M]. 浙江教育出版社 , 王承绪等编译,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