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被引:19
作者
于洋 [1 ,2 ]
韩鹏 [1 ,2 ]
杨楠 [3 ]
李小磊 [3 ]
郭昀昊 [1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关键词
城市群型地区; 资源环境承载力; 资源流动性; 中原城市群; 层次分析法;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17.160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城市群型地区的分析,提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要充分考虑资源流动性。选用中原城市群9座核心城市为研究对象,参考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利用外来资源依赖指数对研究区的资源依赖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对比郑州市2004—2014年考虑与不考虑资源流动性的评价结果,表明只有在考虑资源流动性时,评价结果才能真实地反映区域发展状态;2)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水和能源资源比较紧张,但通过外来资源的供应,可基本上满足区域的发展需求,然而各核心城市的环境情况均不容乐观;3)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漯河、许昌、新乡、郑州、济源、焦作、洛阳、平顶山、开封;4)根据外来资源依赖指数可知,9座核心城市的粮食资源均可自给自足,开封、新乡等地的能源资源需外部供应,郑州、开封等地的水资源需外部供应,综合来看,水资源比能源资源的依赖程度大。
引用
收藏
页码:407 / 41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 [1] 京津冀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毕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 08
  • [2] 山东半岛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与区划.[D].王奎峰.中国矿业大学.2015, 03
  • [3] 北京到底能装下多少人?.[N].王京雪;.新华每日电讯.2010,
  • [4] 集对分析及其初步应用.[M].赵克勤著;.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 [5] An evaluation model for urban carrying capacity: A case study of China's mega-cities.[J].Yigang Wei;Cui Huang;Jing Li;Lingling Xie.Habitat International.2016,
  • [6] The essential parameters of a resource-based carrying capacity assessment model: An Australian case study.[J].Murray Lane;Les Dawes;Peter Grace.Ecological Modelling.2014,
  • [7] Emergy measures of carrying capacity and sustainability of a target region for a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gramme: A case study in Loess Hilly Region; China.[J].Xiaohu Dang;Guobin Liu.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2,
  • [8] 中原经济区城市资源环境绩效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
    许亚宣
    赵玉婷
    李小敏
    于华通
    李娟
    邹广迅
    赵娟
    [J]. 环境科学研究, 2016, 29 (06) : 925 - 935
  • [9] 天山北坡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
    程广斌
    申立敬
    [J]. 中国沙漠, 2015, 35 (05) : 1371 - 1375
  • [10] 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以中原经济区为例
    韩鹏
    李涛
    [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5, 23(S1) (S1) : 88 -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