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多视角研究方法——Braess网络车流分配过程的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

被引:3
作者
陈彦光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地理研究方法; 理论演绎; 数值模拟; Braess网络; 最大熵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4 [地理考察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复杂的地理系统采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开展分析,可以降低错误结论的概率。本文以Braess交通网络为例,提出一个地理系统多视角分析的研究案例。首先借助La氏乘数法预测奇对称Braess网络的车流优化分配的结果。然后采用数值计算和模拟方法论证,在该网络中,车流会通过自组织过程自动向着优化分配的方向演化,并且利用Markov链预测各个阶段的车流分配数值。最后借助最大熵原理从理论上证明,上述最优化过程的本质是地理系统的熵最大化;运用对偶规划和对称思想揭示,熵最大化的实质是车流运行的耗时总量最小。不同的方法给出的结果殊途同归、互相印证。这一套研究方法可以推广到多维不对称的交通网络,进而推广应用于地理学其他方面的理论分析和应用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367 / 138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Braess模型与城市网络的空间复杂化探讨 [J].
陈彦光 ;
刘继生 .
地理科学, 2006, (06) :658-663
[2]   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的关系探讨——中国城市化速度和城市化水平饱和值的初步推断 [J].
陈彦光 ;
罗静 .
地理研究, 2006, (06) :1063-1072
[3]   中国干线公路网络联结的城市通达性 [J].
曹小曙 ;
薛德升 ;
阎小培 .
地理学报, 2005, (06) :25-32
[4]   地理学的主要任务与研究方法——从整个科学体系的视角看地理科学的发展 [J].
陈彦光 ;
刘继生 .
地理科学, 2004, (03) :257-263
[5]   城市化:相变与自组织临界性 [J].
陈彦光 .
地理研究, 2004, (03) :301-311
[6]   上海大都市交通网络分形的时空特征演变研究 [J].
刘妙龙 ;
黄蓓佩 .
地理科学, 2004, (02) :144-149
[7]   经济发达地区交通网络演化对通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 [J].
曹小曙 ;
阎小培 .
地理研究, 2003, (03) :305-312
[8]   效用最大化、logit变换和城市地理学的数量分析模型 [J].
陈彦光 ;
刘继生 ;
房艳刚 .
地理科学, 2002, (05) :581-586
[9]   城镇交通网络信息图谱研究刍议 [J].
周江评 ;
崔功豪 ;
张京祥 ;
徐建刚 .
地理研究, 2001, (04) :397-406
[10]   我国航空客流网络发展及其地域系统研究 [J].
金凤君 .
地理研究, 2001, (01) :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