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胡杨光合作用对高温和CO2浓度的响应

被引:33
作者
周洪华 [1 ,2 ,3 ]
陈亚宁 [1 ,2 ]
李卫红 [1 ,2 ]
陈亚鹏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绿洲生态与荒漠环境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地下水埋深; CO2浓度; 高温; 塔里木河下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实测的塔里木河下游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光合作用参数,探讨了不同地下水埋深下的胡杨光合作用对CO2浓度增加和温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1)CO2浓度升高减小了胡杨气孔导度,促进了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增加,但不同地下水埋深下,胡杨光合作用参数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不同,干旱环境(地下水埋深较深)下的响应程度大于水分适宜(地下水埋深浅)环境下的响应;(2)高温引起胡杨气孔发生不完全关闭,导致了光合作用的光抑制发生,从而降低了胡杨光合速率,但降低程度受水分条件的影响,地下水埋深较深环境下的影响程度大于地下水埋深浅的;(3)地下水埋深是控制干旱区胡杨光合作用对CO2浓度和温度升高的根本因素,6m是胡杨生长正常的临界地下水埋深,地下水埋深>6m,胡杨即遭到水分胁迫,地下水埋深>7m,胡杨即受到了较严重的水分胁迫。
引用
收藏
页码:2797 / 281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21]   A BIOCHEMICAL-MODEL OF PHOTOSYNTHETIC CO2 ASSIMILATION IN LEAVES OF C-3 SPECIES [J].
FARQUHAR, GD ;
CAEMMERER, SV ;
BERRY, JA .
PLANTA, 1980, 149 (01) :78-90
[22]  
Comparative Study of Photosynthetic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s ofPopulus euphraticaandP.pruinosa. Luo Q H,LI Z J,WUWM,et al. Acta Bot.Borea1.-Occident.Sin . 2006
[23]  
Response of the accumulation of proline in the bodies of Populus euphratica to the change of groundwater level at the lower reaches of Tarim River. Chen Yaning, Chen Yapeng, Li Weihu et al.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2003
[24]   浙江天台山七子花群落主要植物种类的光合特性 [J].
金则新 ;
柯世省 .
生态学报, 2002, (10) :1645-1652
[25]   浙江天台山七子花等6种阔叶树光合生态特性 [J].
柯世省 ;
金则新 ;
陈贤田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3) :363-371
[26]   胡杨气体交换特性 [J].
马焕成 ;
王沙生 ;
蒋湘宁 .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8, (01) :25-33
[27]   植物光合作用的光抑制 [J].
许大全 ;
张玉忠 ;
张荣铣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2, (04) :237-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