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落叶松幼中龄林的生物量与碳汇功能

被引:15
作者
张田田
马履一
贾忠奎
刘杰
游伟斌
机构
[1] 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
关键词
生物量; 生产力; 碳密度; 华北落叶松;
D O I
10.13759/j.cnki.dlxb.2012.12.032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华北落叶松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测定林分乔木层、灌木草本层、凋落物层的生物量,并运用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各组分的含碳率,对华北落叶松幼中龄林的生物量生产力、生物量转换因子、碳密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幼中龄林的生物量转换因子值在0.541 4~0.807 5之间变动,平均值为0.656 9。18、22、38年生华北落叶松林乔木层地上总生物量分别为70.16、83.79、173.3 t/hm2,其中干材所占比例最大,灌木草本层的生物量为5.15、4.57、46.44 t/hm2,凋落物层的生物量为33.70、28.76、28.57 t/hm2。华北落叶松林乔木层、灌木草本层、凋落物层的平均碳密度分别为71.220 0、9.529 5、15.433 6 t/hm2。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5+39 +3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密度调控对林下植被发育的作用过程 [J].
李国雷 ;
刘勇 ;
吕瑞恒 ;
于海群 ;
李瑞生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1 (01) :19-24
[2]   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与土壤肥力变化的研究 [J].
陈立新 ;
陈祥伟 ;
段文标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6) :23-28
[3]   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 [J].
方精云 ;
刘国华 ;
徐嵩龄 .
生态学报, 1996, (05) :497-508
[4]   华北落叶松各器官营养元素分布及季节变化 [J].
王文新 ;
郭景唐 ;
陈峻崎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2, (S5) :124-129
[5]  
数量生态学[M]. 科学出版社 , 张金屯著, 2004
[6]  
土地利用变化和温室气体净排放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M]. 气象出版社 , 李克让主编, 2002
[7]  
Primary Productivity of the Biosphere .2 Lieth H,Whittaker RH. Springer-Verlag .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