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木错—双湖—吉塘板块缝合带与青藏高原冈瓦纳北界

被引:126
作者
李才 [1 ]
黄小鹏 [1 ]
翟庆国 [1 ]
朱同兴 [2 ]
于远山 [2 ]
王根厚 [3 ]
曾庆高 [4 ]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4] 西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羌塘; 龙木错—双湖—吉塘; 板块缝合带; 冈瓦纳大陆北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1 [地球动力学与大地构造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青藏高原上冈瓦纳北界的讨论由来已久,随着基础地质研究程度的提高,羌塘地区成为解决冈瓦纳北界问题的关键地区。根据对缝合带的研究,青藏高原发育三条大规模的印支期缝合带,并将青藏高原分为三大板块:昆仑—秦岭缝合带以北为塔里木—华北板块,昆仑—秦岭缝合带与龙木错—双湖—吉塘缝合带之间为扬子板块,龙木错—双湖—吉塘缝合带以南为冈瓦纳板块。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是发育在扬子板块内部的印支期缝合带,班公湖—怒江和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是发育在冈瓦纳大陆框架下新特提斯阶段的缝合带,构不成冈瓦纳北界。文中简要介绍龙木错—双湖—吉塘缝合带的基本事实,着重阐述该缝合带对冈瓦纳板块和扬子板块的基底、沉积盖层与生物地理、沉积建造和构造运动等方面的制约。在青藏高原印支期主要板块缝合带的对比研究基础上,笔者认为龙木错—双湖—吉塘缝合带作为青藏高原上冈瓦纳大陆的北界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8 条
  • [31] 藏北羌塘中部冈玛日—桃形错蓝片岩的发现
    邓希光
    丁林
    刘小汉
    An Yin
    Paul A.Kapp
    Michael A.Murphy
    CraigE.Manning
    不详
    [J]. 地质科学 , 2000, (02) : 227 - 232
  • [32] 对藏北羌塘地体阿木岗群的新认识
    和钟铧
    王天武
    李才
    杨德明
    [J]. 世界地质, 2000, (01) : 1 - 7
  • [33] 西藏中北部双湖地区蓝片岩带及其构造涵义
    鲍佩声
    肖序常
    王军
    李才
    胡克
    [J]. 地质学报, 1999, (04) : 302 - 314+388
  • [34] 青藏高原西部综合地球物理剖面和岩石圈结构与动力学
    孔祥儒
    王谦身
    熊绍柏
    不详
    [J]. 科学通报 , 1999, (12) : 1257 - 1265
  • [35] 我国西部柴北缘地区发现榴辉岩
    杨经绥
    许志琴
    李海兵
    吴才来
    崔军文
    张建新
    陈文
    不详
    [J]. 科学通报 , 1998, (14) : 1544 - 1549
  • [36] 藏北阿木岗群、查桑群和鲁谷组放射虫的发现及有关问题讨论
    李日俊
    吴浩若
    李红生
    孙东立
    [J]. 地质论评, 1997, (03) : 250 - 256+337
  • [37] 西藏羌塘中部蓝片岩青铝闪石40Ar/39Ar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李才
    [J]. 科学通报, 1997, (04) : 448 - 448
  • [38] 阿尔金山西段榴辉岩的确定及其地质意义
    刘良
    车自成
    罗金海
    王焰
    高章鉴
    [J]. 科学通报, 1996, (16) : 1485 - 1488
  • [39] 西藏高原西部综合地球物理与岩石圈结构研究
    孔祥儒
    王谦身
    熊绍柏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 308 - 315
  • [40] 羌塘茶布-双湖地区基性超基性岩和火山岩研究
    邓万明
    尹集祥
    呙中平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 296 -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