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沼泽化评价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6
作者
朱金格 [1 ,2 ]
张晓姣 [1 ]
胡维平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沼泽化; 水生植物; 淤积; 太湖;
D O I
10.13671/j.hjkxxb.2010.08.001
中图分类号
P941.78 [湖泊、沼泽];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为了研究太湖的沼泽化现状,在考虑太湖生态类型空间分布多样性特征的基础上,遵循以水生植物为主、促淤效应为辅的沼泽化评价原则,选取水生植物类型、水生植物生物量、沉积速率、平均水深为指标,构建了沼泽化定量评价体系,并对太湖沼泽化综合指数进行分湖区计算.结果表明,太湖沼泽化程度可分3个水平:处于沼泽化盛期的东太湖,其沼泽化综合指数为2.81,为全湖最高;处于沼泽化前期的东部滨岸区、贡湖和南部沿岸区,其沼泽化综合指数分别为1.36、1.19、1.18;不存在沼泽化问题的梅梁湾、西部沿岸区及湖心区,其沼泽化综合指数分别为0.90、0.79、0.05.对沼泽化程度严重的东太湖有必要采取人工生物量控制、生态清淤、围网养殖规划等减缓沼泽化进程的治理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695 / 169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太湖沉积速率分布演化及其淤积程度健康评价 [J].
朱金格 ;
胡维平 ;
胡春华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06) :703-706
[2]   太湖北岸湖滨带观测场水生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金相灿 ;
颜昌宙 ;
许秋瑾 .
湖泊科学, 2007, (02) :151-157
[3]   西太湖水生植物时空变化 [J].
刘伟龙 ;
胡维平 ;
陈永根 ;
谷孝鸿 ;
胡志新 ;
陈宇炜 ;
季江 .
生态学报, 2007, (01) :159-170
[4]   东太湖水生植物群落结构的演变及其沼泽化 [J].
谷孝鸿 ;
张圣照 ;
白秀玲 ;
胡维平 ;
胡耀辉 ;
王晓蓉 .
生态学报, 2005, (07) :1541-1548
[5]   东太湖沼泽化发展趋势及驱动因素分析 [J].
吴庆龙 ;
胡耀辉 ;
李文朝 ;
陈开宁 ;
潘继征 .
环境科学学报, 2000, (03) :275-279
[6]   东太湖水生植被及其沼泽化趋势 [J].
张圣照 ;
王国祥 ;
濮培民 ;
千金良·达哉 .
植物资源与环境, 1999, (02) :2-7
[7]   东太湖水生植被的生态功能及调节机制 [J].
杨清心 .
湖泊科学, 1998, (01) :67-72
[8]   东太湖茭草植被改造实验研究 [J].
李文朝 .
中国环境科学, 1997, (03) :53-55
[9]   东太湖水生植物的促淤效应与磷的沉积 [J].
李文朝 .
环境科学, 1997, (03) :11-14+92-93
[10]   太湖的泥沙与演变 [J].
吴小根 .
湖泊科学, 1992, (03) :54-60